[发明专利]一种单片式立体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2948.0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4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薇;詹炳宏;陈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尘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优赛朝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4 | 代理人: | 谭育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片 立体 口罩 | ||
1.一种单片式立体口罩,包括罩体和耳带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在未佩戴的展开状态时呈左右对称的平面状,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均沿预设方向设有第一耳带固定部、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所述第一耳带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耳带孔,所述第二耳带固定部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有第二耳带孔和第三耳带孔,所述第三耳带固定部上设置有第四耳带孔;所述第一耳带固定部和第二耳带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楔形切口部,所述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楔形切口部;
所述罩体在佩戴状态时,所述第二耳带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耳带固定部和所述第三耳带固定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耳带孔和所述第二耳带孔被重叠设置为第一重叠耳带孔,所述第四耳带孔和所述第三耳带孔被重叠设置为第二重叠耳带孔;所述第一楔形切口部和第二楔形切口部收紧或消失;
所述耳带绳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重叠耳带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重叠耳带孔,所述耳带绳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重叠耳带孔和所述第二重叠耳带孔限位配合;
所述口罩还包括膨胀缓冲结构和开关结构;
两个所述膨胀缓冲结构分别连接于所述罩体内侧面的左侧和右侧,所述膨胀缓冲结构包括气垫、密封件和回弹海绵;所述气垫内设有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内设有被压缩的所述回弹海绵;所述气垫的相对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口罩内侧面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罩体具有预设间隔,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进气孔;
所述开关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重叠耳带孔上,所述开关结构分别与所述密封件和所述耳带绳连接,拉拽所述耳带绳,所述开关结构带动所述密封件移动至预设位置,使所述密封件解除对所述进气孔的密封,所述回弹海绵回弹膨胀,并使所述气垫内形成第二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式立体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至少一部分为可降解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式立体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纵向的上端设置有鼻梁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式立体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纵向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对应鼻梁部位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式立体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一片式的多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式立体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第一耳带固定部、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的边缘形状为光滑无棱角的弧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式立体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结构包括安装座、两转轴、两第一限位件和两第二限位件;
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重叠耳带孔上,所述安装座设有供所述耳带绳穿过的通孔,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口罩内侧面的一侧设有安装凸台,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密封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凸台的两侧;
两个所述转轴平行安装在所述安装凸台上,所述转轴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所述转轴相对两端中的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转轴相对两端中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转轴、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两个所述转轴的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弧形导向面,两个所述转轴的上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第三限位部,两个所述转轴的上的两个所述第三限位部对称设置,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三限位部下方;
所述转轴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结构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进气孔密封连接;
拉拽所述耳带绳,所述限位结构下压所述第一限位部,并沿着所述弧形导向面向着靠近所述第一重叠耳带孔的方向运动,带动所述转轴由第一状态转动至第二状态,使得所述第三限位部下压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解除与所述进气孔的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片式立体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结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装在所述转轴上,并分别与所述转轴和所述安装凸台连接,所述扭簧的弹性可使所述转轴由第一状态转动至第二状态后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式立体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拉绳部、第一弹性部和第二拉绳部,所述第一拉绳部穿过所述第一重叠耳带孔,所述第二拉绳部穿过所述第二重叠耳带孔,所述第一拉绳部或所述第二拉绳部均设有所述限位结构;通过拉拽所述第一拉绳部或所述第二拉绳部,可使所述开关结构带动所述密封件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尘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尘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29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指南封装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砂石颗粒物回收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