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平台及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2311.1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秦满辉;雷斌;高世全;莫森升;曾家明;林佳任;雷帆;陈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4G2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彭光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作法 钢构柱 定位 平台 方法 | ||
1.一种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作业平台(1)、下部调节平台(2)、横梁组(3)、调节装置(4),以及两个分别设置于下部调节平台(2)两侧的葫芦挂钩装置(5),所述横梁组(3)包括分别设置下部调节平台(2)的四个侧面的四个横梁,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在每个横梁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的调节螺栓(401),所述调节螺栓(401)与横梁螺纹连接且其端部抵于钢构柱;所述葫芦挂钩装置(5)用于固定钢构柱顶部的标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3)纵向设置有两组,所述调节装置(4)设有两个,且与两个横梁组(3)分别对应,其中一个调节装置(4)的调节螺栓(401)抵于钢构柱上半部分,另一个调节装置(4)的调节螺栓(401)抵于钢构柱的下半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梁上均设有两个调节螺栓(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调节平台(2)对称的两侧均设有挂环(204),所述葫芦挂钩装置(5)包括挂接于挂环(204)的主勾(501)、勾住钢构柱的副勾(502),以及链条(503),所述链条(503)的一端连接副勾(502),另一端绕过主勾(501)并连接动力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调节装置(4),所述液压调节装置(4)包括在下部调节平台(2)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的两个油压槽(6),所述油压槽(6)用于安装千斤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调节平台(2)包括均矩形框架设置且由三角钢连接形成的外框架(201)和内框架(202),所述外框架(20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框架(203),所述支撑框架(203)呈四根三角钢焊接形成“井”字型设置,所述内框架(202)支撑于支撑框架(203);
所述上部作业平台(1)包括四块首尾焊接的长条形钢板(101)、焊接于每个钢板的安全护栏(102),以及人行爬梯(103)。
7.一种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经灌注桩成孔工序形成桩孔,并将钢筋笼吊放至桩孔内;
S2、将定位平台吊放至桩孔处,并进行方位测试;
S3、将钢构柱吊至孔口与钢筋空焊接并冷却;
S4、利用调节装置(4)调节钢构柱的中心点、轴线位置、垂直度至设计要求;
S5、利用葫芦挂钩装置(5)调整钢构柱达到设计标高;
S6、对钢构柱进行定位检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台包括上部作业平台(1)和下部调节平台(2),所述下部调节平台(2)的四个侧面均设有横梁;
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在每个横梁上均设有的两个调节螺栓(401),所述调节螺栓(401)与横梁螺纹连接且其端部抵于钢构柱;
所述葫芦挂钩装置(5)用于固定钢构柱顶部的标高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利用吊车将定位平台吊至桩孔,由测量工程师将定位平台中心点与桩孔中心的四个定位点形成的十字交叉中心线重合,并将钢筋笼的中心点对中,反复测量无误后确定平台安放位置;
S22、安装好定位平台后,利用水平仪调整校正平台水平度,若地平发生起伏,可在定位平台的柱脚适当用薄方块木或钢片塞垫找平;
S23、中心点、水平度、垂直度调整完成后,在混凝土硬地上钻孔,用膨胀螺栓将外框架(201)底角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平台发生移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对桩孔中心点交叉线复核,无误后通过四个定位架,将中心线引入钢构柱中心,利用细线在钢构柱上口端标示出钢构柱中心点位置;
S42、在钢构柱顶面位置,设置其中心位置交叉线,通过上下二条交叉线复核位置;
S43、分别旋拧调节装置(4)的八个且分别位于钢构柱四面的调节螺栓(401),对钢构柱进行位置调节,直至中心点、垂直度、轴线位置均满足设计要求;
S44、定位平台的下方四侧均焊接油压槽(6),在油压槽(6)内安装千斤顶,通过四个方向的加压对钢构柱的位置进行微调;
S5步骤具体为,按标高位置利用两个葫芦挂钩装置(5)的副勾(502)勾住钢构柱对称两侧的缀板位置,拖拉链条(503)整体地上抬或下降钢构柱,直至钢构柱达到设计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23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弧形隔板的临时钢管桩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平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