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式身体局部力量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01482.2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8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F7/00;A61N2/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吴林 |
| 地址: | 71003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身体 局部 力量 康复训练 装置 | ||
1.一种可调节式身体局部力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在颈托(2)顶部的连接环(1),连接环(1)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其周向开设有弧形的滑槽(6),滑槽(6)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运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滑块上固定有推进器(7),推进器(7)的推进端滑动连接在头拖(5)的底部,所述连接环(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纵向的开口,连接环(1)后侧的开口两侧可拆卸链接,所述连接环(1)前侧的开口两侧通过旋转轴(4)连接,该可调节式身体局部力量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中央处理器和电源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推进器(7)和驱动机构信号连接,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推进器(7)以及驱动机构电连接;
所述头拖(5)的底部为铁质材料,所述推进器(7)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螺线圈,第一螺线圈通过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
所述连接环(1)后侧的开口两侧分别固定有一第二螺线圈,第二螺线圈通过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连接环(1)后侧的开口两侧分别固定有一用于包裹所述第二螺线圈的绝缘箱;
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到的康复状况进行分解,得到可以摆动的位置和摆动的幅度以及可以摆动的频率,然后中央处理器根据摆动的位置控制驱动机构将推进器(7)推动到左右两侧,然后在根据摆动的频率通过计算得到每一次应当摆动的时间,当到达每一个的摆动时间的时候,分别依次控制推进器(7)缓慢的向上推进摆动的幅度,即左侧的推进器(7)缓慢的向上推动后在缓慢的向下缩回,右侧的推进器(7)缓慢的向上推动后在缓慢的向下缩回,以此为一个周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身体局部力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箱上设有用于导通热量的连接管,连接管的自由端与电热偶的输入端,电热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身体局部力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拖(5)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纵向的开口,头拖(5)后侧的开口两侧可拆卸链接,头拖(5)前侧的开口两侧通过旋转轴(4)连接;所述颈托(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纵向的开口,颈托(2)后侧的开口两侧可拆卸链接,颈托(2)前侧的开口两侧通过旋转轴(4)连接;肩托(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纵向的开口,肩托(3)后侧的开口两侧可拆卸链接,肩托(3)前侧的开口两侧通过旋转轴(4)连接,所述头拖(5)上的旋转轴(4)、连接环(1)上的旋转轴(4)、颈托(2)上的旋转轴(4)以及肩托(3)上的旋转轴(4)依次头尾相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身体局部力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拖(5)的前侧设有用于放置下颌的下颌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14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