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燃放射性废物改进型热解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1468.2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斌;李晓海;杨利国;郑博文;徐卫;褚浩然;李串莲;阮佳晟;张禹;杨丽莉;贾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27;F23G5/16;F23G5/12;F23G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杨方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燃 放射性 废物 改进型 焚烧 | ||
1.一种可燃放射性废物改进型热解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焚烧炉包括:前置的焚烧一燃室和后置的焚烧二燃室,所述焚烧一燃室与所述焚烧二燃室之间通过耐火联接管道整体直联;
所述焚烧一燃室,用于进行可燃放射性废物的密闭加料、废物热解与热解气燃烧以及焚烧灰排出,所述焚烧一燃室包括:密闭加料装置、上炉体、下炉体、搅拌装置、上炉排、下炉排、点火装置以及排灰机构;所述密闭加料装置位于所述焚烧一燃室的顶部并通过法兰与所述上炉体连接;所述上炉体位于所述焚烧一燃室的上部并通过法兰与所述下炉体连接;烟气出口位于所述上炉体的上部并通过联接管道与所述焚烧二燃室对接;所述下炉体位于所述焚烧一燃室的下部并通过法兰与所述排灰机构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下炉体的上部;所述上炉排与所述下炉排均位于所述下炉体的下部;所述点火装置位于所述上炉排与所述下炉排之间;所述排灰机构位于所述焚烧一燃室的底部;
所述焚烧二燃室,用于进行助燃油燃烧预热与烟气高温燃烧,所述焚烧二燃室包括:燃油预热装置、测温仪表以及火焰监视口;所述焚烧二燃室的炉体从里至外分别为耐火材料、保温材料、钢壳体;所述燃油预热装置位于所述焚烧二燃室的中心顶部,通过法兰与所述钢壳体的顶盖连接,并置于所述耐火材料的顶盖部分上,所述燃油预热装置为高速烧嘴,并设置冷风换热保护机构;烟气进口位于所述炉体的上部并通过联接管道由所述焚烧一燃室进入所述焚烧二燃室;所述火焰监视口位于所述炉体的上部;所述测温仪表位于所述炉体的下部;
所述上炉排和所述下炉排的下方均设有一次风的进口,用于提供废物热解烧焦所需空气;所述上炉体中的料层上方设有二次风的进口,用于提供气体焚烧所需空气;所述下炉体的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用于提供冷却水;所述可燃放射性废物在一次风作用下在所述焚烧一燃室热解的同时,产生的热解气在料层上部二次风作用下燃烧,未燃尽的烟气在所述焚烧二燃室中在高温环境下进一步充分燃烧;
所述密闭加料装置为水冷夹套气动闸门加料装置;所述上炉体从里至外为耐火材料、保温材料、钢壳体,所述可燃放射性废物在所述上炉体的耐火炉膛内进行初步燃烧;所述下炉体为水冷双层炉排炉体结构炉;
所述焚烧一燃室为立式圆柱形水冷夹套与耐火炉膛结合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燃放射性废物改进型热解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灰层、焦层、热解层、物料燃烧与热解气热燃烧层,其中,所述可燃放射性废物在所述热解层中受热分解产生挥发性燃气和热解焦,在所述焦层和所述灰层中利用空气助燃将焦烧灼成灰,送入所述排灰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燃放射性废物改进型热解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二燃室为立式耐火炉体结构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燃放射性废物改进型热解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二燃室的炉体中的耐火材料选用高铝耐火材料烧制分段砌成,能耐长期1300℃的使用;所述焚烧二燃室的炉体中的保温材料为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14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