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喷射阀部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1337.4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许广举;赵洋;李铭迪;林玲;胡焰彬;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61/06;F02M61/16;F02M6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喷射 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喷射阀部件,包括喷射器体、控制柱塞、阀套、孔板和紧固阀座,孔板、阀套和控制柱塞围成控制容腔,燃料喷射阀部件还包括缓压浮柱,控制柱塞的上端面设有径向凸条,缓压浮柱下端缺口部与径向凸条啮合卡接并置于所述控制柱塞的顶面,径向凸条的两端凸出于控制柱塞的侧面,与阀套的内壁轴向滑槽上下滑动配合,内壁轴向滑槽与进油口位于同一直线上,缓压浮柱的另一端设有出油孔,出油孔连通缺口部形成连接通道,孔板设有与缓压浮柱相匹配的约束孔,约束孔与孔板的孔板出油孔连通,缓压浮柱可在约束孔内上下运动。本发明可解决高压力喷射器的穴蚀损害问题,提高喷射器寿命并加快动作响应,并且油液流动顺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阀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喷射阀部件,属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控制阀是喷油器上的重要部件,能够精确控制喷油器的开启,是喷油器精确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现在喷油器的喷射压力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喷射压力都在200MPa以上,同时此类控制阀容腔内的液压力也不断提高,控制容腔中的油液由高压力(200MPa及以上)降到0MPa会产生穴蚀破坏,油液压力越高穴蚀破坏越严重,喷油器越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越短。
现有技术中,比如公开号:CN103967666B的专利结构中未设有控制腔压力缓降的结构,高压力会有穴蚀破坏,从而使该类型喷油器工作压力受限;公开号:DE10190272B4专利技术中的说明书附图6所示节流器(148)和插孔阀(302),可以降低穴蚀破坏,然而零部件之间的密封接触面多,接触面多增加了一定的泄漏风险;公开号:CN101595297B的专利结束中的球座阀(110)还具有带有前置节流装置(126)的入口(122)和设置在前置节流装置(126)和阀座(120)之间的扩压器(128),扩压器(128)可以对高油压起到压力缓冲作用,扩压器(128)中的压力降低,扩压器(128)中流出后的压力差降低,降低了穴蚀破坏,该专利中的一体式结构如其说明书附图2所示,是两端细孔,中间粗孔,所以制造加工难度非常高,而该专利中的分体式结构的扩压器(128)如其说明书附图3所示,降低了加工难度,然而增加了一个密封接触平面,从而也增加了一定的泄漏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喷射阀部件,解决高压力喷射器的穴蚀损害问题,减少开启延迟时间,提高动态响应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料喷射阀部件,包括喷射器体、控制柱塞、阀套、孔板和紧固阀座,所述紧固阀座与喷射器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孔板固定于喷射器体内,所述阀套套接于所述控制柱塞的外圆周与所述控制柱塞形成配合,阀套弹簧作用于所述阀套的下端面,所述阀套的上端面抵接于所述孔板的下端面,所述孔板、所述阀套和所述控制柱塞围成控制容腔,所述阀套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控制容腔的进油孔,所述燃料喷射阀部件还包括缓压浮柱,所述缓压浮柱为圆柱形,所述缓压浮柱接近所述控制柱塞的一端设有贯通圆周面的缺口部,所述控制柱塞的上端面设有径向凸条,所述缺口部与所述径向凸条啮合卡接并置于所述控制柱塞的顶面,所述径向凸条的两端凸出于所述控制柱塞的侧面,所述径向凸条的端部与所述阀套的内壁轴向滑槽上下滑动配合,所述内壁轴向滑槽与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阀套的横截面的同一径向对称轴线上,所述缓压浮柱的另一端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连通所述缺口部形成连接通道,所述孔板设有与所述缓压浮柱相匹配的约束孔,所述约束孔与所述孔板的孔板出油孔连通,所述缓压浮柱可在所述约束孔内上下运动。
本发明通过设置缓压浮柱,当高压力油液从进油口进入控制容腔并直达缓压浮柱的缺口部,流经该缓压浮柱,对高压力油液起到压力缓冲的作用,最终使孔板出油口处的压力减小,流速降低,从而降低孔板出油口处穴蚀的破坏,增加控制阀的寿命,进而提高喷射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柱塞在上极限位置时所述径向凸条的顶面低于所述进油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径向凸条与所述缺口部为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1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