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营养液配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0932.6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江秀丽;张建立;马莉;韩磊;王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2;B01F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液 配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营养液配制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罐体左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罐体内腔右侧的底部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罐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密封隔板一和密封隔板二,所述密封隔板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贯穿至密封隔板一的顶部。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营养液搅拌罐中在卸料时没有等量卸料的功能,在使用营养液时,还需要量杯等工具进行测量,给使用者增加不便的问题,该营养液配制装置,能够等量卸料,避免使用者使用测量工具,给使用者提供了方便,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液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营养液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营养液是采用环境生物生态共生技术和菌根共生原理经生物发酵、化学螯合、物理活化等工艺合成的一种新型营养液,目前世界上发表的配方很多,但大同小异,营养液配方中,差别最大的是其中氮和钾的比例。
营养液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将营养液原料按一定比列投入到搅拌罐中进行加热搅拌,传统的营养液搅拌罐中在卸料时没有等量卸料的功能,在使用营养液时,还需要量杯等工具进行测量,给使用者增加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液配制装置,具有等量卸料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营养液搅拌罐中在卸料时没有等量卸料的功能,在使用营养液时,还需要量杯等工具进行测量,给使用者增加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营养液配制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罐体左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罐体内腔右侧的底部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罐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密封隔板一和密封隔板二,所述密封隔板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贯穿至密封隔板一的顶部,所述密封隔板一顶部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帽,所述密封隔板一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密封圈一,所述密封圈一套设于固定杆的表面,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密封隔板一和密封隔板二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隔板一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底部贯穿至密封隔板二的底部并螺纹连接有调节螺帽,所述密封隔板二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密封圈二,所述密封圈二套设于调节螺杆的表面,所述密封隔板二的底部设置有往复机构,所述管体的左侧设置有等量出料管,所述罐体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卸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于罐体顶部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至罐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连通于罐体左侧顶部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管盖。
优选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连通于罐体左侧底部的卸料管,所述卸料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固定于管体后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贯穿至固定板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密封隔板二的底部通过转轴与连接臂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等量出料管包括连通于管体左侧的硬管,所述硬管的左端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左侧连通有手持管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