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多个电气元件的方法与用该方法制造的单个电气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0625.8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宏;廖仲凯;郭民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H01F41/076;H0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侯奇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电气 元件 方法 制造 单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元件、一种电感器以及一种形成电气元件的方法,该形成电气元件的方法是在一第一磁性片上放置多个线圈的单一过程中形成多个电感器,接着在该第一磁性片上堆栈磁性层以封装该线圈而形成大型磁性体,再将该大型磁性体切割成多个电感器,其中该线圈的一端部设置在该电感器的该磁性体的下表面上,该端部朝远离线圈的轴线的方向延伸且完全位于该线圈的轴线的同一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电感器的方法,尤其是用于在单一过程中形成多个电感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功能可携式电子产品和行动通讯产品越来越小,并且需要不同的电压以支持LCD屏幕、无线通信模块、基频模块和相机模块。因此,对转换电路和DC-DC转换器的需求已大幅增加,影响功率转换效率的电感器也变得非常重要。
传统电感器是经由缠绕在凸块或柱子上的线圈紧压填充的磁性粉末制成的,再使用引线框架形成电感器的电极。然而,引线框架的使用需要大量空间并不适合做较小电气元件的电极,例如电感器。另外,由于凸块和填充磁性粉末之间的压力差,在加热加压后线圈容易变形,使得磁性粉末的颗粒渗透到线圈的绝缘层中,从而造成短路并增加线圈电阻。
因此,业界需要一更好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单一过程中形成多个电感器的方法,以节省批量生产的成本和时间。
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单一过程中形成多个电感器的方法,其中,在对线圈施加压力之前,将该电感器的线圈完全封装,以避免短路和该线圈变形。
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单一过程中形成多个电感器的方法,其中,形成该线圈的该导线的一侧表面从该电感器的该磁性体露出以增加该端部的接触面积,用于形成该电气元件的一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电气元件,其中该电气元件包括一磁性体,其包含至少一磁性粉末;一导线,其中该导线包括一线圈和一端部,其中该端部朝远离线圈的轴线的方向延伸且完全位于该线圈的轴线的同一侧,其中该导线的该端部的一侧表面从该磁性体的底面露出,用于形成该电气元件的一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磁性粉末包括第一多个颗粒和第二多个颗粒,其中,该第一多个颗粒中的每一颗粒皆完全设置在该磁性体内,且该第二多个颗粒中的每一颗粒设置在磁性体中且具有从该磁性体暴露出来的一实质平坦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导线的该端部的轴线与该磁性体的底面实质平行或对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气元件是一电感器。
在一实施例中,该导线的该端部的该侧表面是实质平坦的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气元件还具有用于封装该磁性体的一保护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磁性粉末包括一第一磁性粉末和一第二磁性粉末,所述第一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大于所述第二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
在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其中该电感器包括一磁性体,其包含至少一磁性粉末;一导线,其中该导线包括一线圈和一端部,其中该端部朝远离线圈的轴线的方向延伸且完全位于该线圈的轴线的同一侧,其中该导线的该端部的一侧表面从该磁性体的底面露出,用于形成该电感器的一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磁性粉末包括第一多个颗粒和第二多个颗粒,其中,该第一多个颗粒中的每一颗粒皆完全设置在该磁性体内,且该第二多个颗粒中的每一颗粒设置在磁性体中且具有从该磁性体暴露出来的一实质平坦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导线的该端部的该侧表面是实质平坦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