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叶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00590.8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菊地正美;平子刚志;伊香德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30;F04D29/62;F04D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崔成哲;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叶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叶轮。离心叶轮具备:圆形主板,其在中央部具有贯插孔;轮毂,其具有大致截头圆锥形状的外表面且形成为与贯插孔同轴地连接的筒状并从圆形主板突出;以及多个叶片部,它们在从沿贯插孔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在彼此不重合的位置处从圆形主板以及轮毂突出,所述离心叶轮具有高效率的三维形状,且能够高效且低成本地制造。圆形主板(39)、轮毂(40)以及叶片部(41)一体地设置在树脂制成的叶轮主体(35A)上,在叶轮主体(35A)上,形成有包含叶片部(41)在沿着贯插孔(38)的轴线的方向上的投影的形状的切孔(42),树脂制的插补部件(36A)与叶轮主体(35A)结合,所述插补部件(36A)具有插补部(44),该插补部(44)填埋该切孔(42)而与圆形主板(39)、轮毂(40)以及叶片部(41)的表面平滑地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叶轮,所述离心叶轮具备:圆形主板,其在中央部具有供支轴贯插的贯插孔;轮毂,其具有大致截头圆锥形状的外表面且形成为与所述贯插孔同轴连接的筒状并从所述圆形主板向所述贯插孔的轴向一侧突出;以及多个叶片部,它们在所述轮毂侧的端部具有扭转部分,在从沿所述贯插孔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在彼此不重合的位置处从所述圆形主板以及所述轮毂向所述轴向一侧突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离心风扇是以能够在轴向上模切的方式形成的、在轴向上被2分割成入口部和出口部的树脂制的结构,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已知由与轮毂一体成形的轮毂侧叶片和与护罩一体成形的护罩侧叶片构成叶片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0182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269025号公报
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入口部和出口部分别在轴向上变厚,导致离心叶轮的轴向大型化。而且,入口部的叶片部成为悬空的状态,树脂制成的叶片部的结构容易变得脆弱,并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
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中,在为了提高叶片对流体的送出效率而对与轮毂一体成形的轮毂侧叶片设置扭转时,为了不产生凹割(under cut),需要具有滑动型芯、弯曲型芯及拉拔型芯等的复杂的模具,导致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率的三维形状且能够高效且以低成本制造的离心叶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特征是一种离心叶轮,所述离心叶轮具备:圆形主板,其在中央部具有供支轴贯插的贯插孔;轮毂,其具有大致呈截头圆锥形状的外表面且形成为与所述贯插孔同轴地连接的筒状并从所述圆形主板向所述贯插孔的轴向的一侧突出;以及多个叶片部,它们在靠所述轮毂侧的端部具有扭转部分,并且在从沿所述贯插孔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在彼此不重合的位置处从所述圆形主板以及所述轮毂向所述轴向的一侧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主板、所述轮毂以及所述叶片部一体地设置在树脂制的叶轮主体上,在所述叶轮主体上,形成有切孔,该切孔的形状包含所述叶片部在沿着贯插孔的轴线的方向上的投影,树脂制的插补部件从沿着所述贯插孔的轴线的另一侧与所述叶轮主体结合,所述插补部件具有插补部,该插补部填埋该切孔而与所述圆形主板、所述轮毂以及所述叶片部的表面平滑地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第1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插补部件一体地具有:圆形辅助板,其从所述贯插孔的轴向的另一侧与所述圆形主板抵接;以及所述插补部,其从该圆形辅助板突出,所述插补部形成为具有:主板插补部分,其填埋所述切孔中的与所述圆形主板对应的部位;以及轮毂插补部分,其填埋所述切孔中的与所述轮毂对应的部分。
本发明的第3特征在第2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树脂制的前表面板从与所述插补部件相反的一侧与多个所述叶片部抵接,在所述前表面板形成有卡定部,所述卡定部供与所述叶片部一体地设置并向所述前表面板侧突出的凸台部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导引家用器具和用于其操作的方法
- 下一篇:静电吸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