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蜂窝结构堵孔检测的光学检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0319.4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5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常跃进;姜瑞霞;刘洋;纪民;许庆;魏赛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歌地催化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9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 |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蜂窝 结构 检测 光学 系统 | ||
一种用于蜂窝结构堵孔检测的光学检测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待测蜂窝结构工件、光学组件、译码器和图像检测系统,其中:光源发出强度均匀的平面光,经蜂窝结构工件,在光学组件上投射成像在光电转换器上,使之产生电信号,信号经过电路放大后产生模拟电压,再经过滤波、整形等信号处理,产生与模拟信号对应的方波信号,经译码器按照译码逻辑对数字脉冲进行译码处理,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直接接受的数字信号,输出至图像检测系统经识别得到孔道通堵情况;本发明采用透射式扫描,一次成像、成像清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迅速便捷、容易维护,适于工业化生产和单个蜂窝结构产品的堵孔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催化剂制造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蜂窝结构堵孔检测的光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蜂窝结构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机动车尾气处理领域。蜂窝载体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复杂,极易出现孔道变形或者堵孔情况。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涂层涂覆过程也会出现孔道堵塞现象。在机动车尾气净化器生产过程中,涂覆后的催化剂控制堵孔率很重要,堵孔率过高,会影响系统的背压,更会影响催化剂的产品质量和催化效率。然而生产或品质人员在检验时主要是将产品对准灯光,依靠肉眼对所有孔道进行逐个仔细的检查。由于孔道微小,且数目庞大,这种检验方法靠操作人员用眼睛对着灯光检验,长时间操作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且检测精度较低,而以测量光的透光率并提供精确的数据为主的设备投资费用昂贵。
蜂窝结构工件的蜂窝孔道为平行孔道,虽然现有设备都采用平面光源来模拟平行光线,但实际上由于蜂窝结构工件较大,高度较高,会使边缘孔道因成像光线强度分布不均而使边缘孔道图像失真,且较大的工件还需要多次拼接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用于蜂窝结构堵孔检测的光学检测系统,采用透射式扫描,一次成像、成像清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迅速便捷、容易维护,适于工业化生产和单个蜂窝结构产品的堵孔检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蜂窝结构堵孔检测的光学检测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待测蜂窝结构工件、光学组件、译码器和图像检测系统,其中:光源发出强度均匀的平面光,经蜂窝结构工件,在光学组件上投射成像在光电转换器上,使之产生电信号,信号经过电路放大后产生模拟电压,再经过滤波、整形等信号处理,产生与模拟信号对应的方波信号,经译码器按照译码逻辑对数字脉冲进行译码处理,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直接接受的数字信号,输出至图像检测系统经识别得到孔道通堵情况。
所述的光学组件活动设置于待测蜂窝结构工件和译码器之间,包括:成像镜片组和CCD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成像镜片组正对待测蜂窝结构工件中透过光源后的出射光以实现成像,CCD光电转换元件采集图像并生成电信号后输出至译码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下置光源的光学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置光源的光学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LED平面光源、2蜂窝结构工件、3透光玻璃、4遮光垫、5步进电动机、6移动拖架、7反射镜片、8聚光透镜、9CCD光电转换元件、10译码器、11图像处理系统、12金属框架、13调平水平调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歌地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歌地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