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0256.2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未;何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希家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58 | 分类号: | F24F11/58;F24F11/52;F24F11/64;F24F11/70;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空调 系统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辐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上位机与相关设备通讯连接组成系统;上位机软件包括:与相关设备的通讯、控制模型、控制算法、触摸界面和网络通讯;通过触摸界面,实现人‑机交互;上位机存储短期数据;通过网络接口各种数据上传到云平台,并在云平台上实现数据分析处理和用户服务;在联网的情况下,通过云平台还可以修改系统配置编码表及对上位机软件进行升级。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辐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辐射空调系统的精准控制,以达到更加舒适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辐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暖通空调使用量越来越大,而辐射空调是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之一,辐射空调由空调系统、地面辐射、顶棚辐射、空气处理和智能控制五部分组成。辐射空调中室内传热量以辐射末端为主,可以很好地保证室内热湿舒适度。辐射空调能精准控制空气湿度,以达到湿舒适和防止表面结露及发霉。辐射空调系统和设备具备较高的控制调节性,同时需要对室内环境和运行参数实时监测和报警,需要云平台进行对用户进行服务。
传统暖通空调控制方法是静态的,系统中由相关部件(空调设备、空气处理设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形成逻辑性和时序性关系,并依次对相关设备等做可编程控制,采用PLC设备,其难以达到辐射空调的复杂、精准和节能控制要求。
辐射空调既要保证室内环境的稳定,又要相关设备运行高效,因此需要精度更高的控制。采用计算机模拟控制系统升级工控系统是势在必得。
发明内容
为解决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控制过于简单,无法提供稳定、高效且可升级的结果,同时辐射空调系统采用计算机上位机软件控制,势必需要使用新的控制方法,故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组成:建立基于数据的系统通讯连接,辐射空调系统的上位机与相关部件之间采用通讯线连接,上位机与相关部件中均有部件通讯接口;上位机与相关设备之间的通讯符合MODBUS 485标准通讯协议的要求,上位机按每种部件的协议格式对相关部件读写数据。
系统编码:为了上位机软件做唯一性识别和算法控制,每个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数字编码表;通过这个表把相关部件(空调设备、空气处理设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与系统特征相结合,对系统在 6个方面:水力系统类型、回路、末端、房间、空气处理系统和控制关联上进行描述,建立起相应的编码规则。
触摸界面:这些数据、信息和指示参数被显示在上位机的触摸界面上,使用者和维护者可以通过触摸界面来了解系统和相关部件的工作状态、运行参数、设置参数、报警信息和提示参数,并做相应的控制和设置操作;通过上位机的触摸界面,实现人-机交互。
控制模型:辐射空调的控制模型建立在以上系统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在获取环境参数(温湿度、空气质量等)、设备运行数据和设定值的基础上,根据这些编码来关联每个末端、房间面板(末端组合)、回路、空气处理机、执行器的工作状态和参数设定值的关系。以空调主机为例:状态为:开/关,供冷/供热;设定参数为:状态设置、出水(或回水)温度;运行参数为各种温度、压力、部件状态、电力参数等;报警信息为:故障编号、报警时间等。控制模型,如锅炉的开 /关、新风机的高低风速、空调出水设定温度、压缩机频率限制值等与监测参数,如空气温度、湿度、露点、实际出水温度、CO2浓度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希家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科希家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