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0209.8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康;谢璐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方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G01M99/00;B62B3/00;B62D6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垂直 电梯 载荷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配重车、配重组、配重架和智能化操作终端;配重车包括车身底盘、第一配重放置盘及配重起升装置,车身底盘设有四个行走轮,车身底盘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电池组;第一配重放置盘主要用来放置配重组的各个配重;配重起升装置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配重车本身亦是一个配重,重量为630kg;配重组由10个配重组成,10个配重的重量分别为:一个200kg、一个170kg、两个100kg、一个50kg、一个30kg、一个20kg、一个10kg、一个5kg、一个2.5kg;配重架重量为20kg。本发明可根据所需的载荷试验种类提示所需的载荷试验重量,并指示配置重量组合方式,操作人员根据指示利用配重起升装置转移各配重即可,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荷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已经在居民住宅小区、写字楼和商场等地得到广泛的应用。曳引式驱动电梯是依靠曳引轮与曳引钢丝绳摩擦力驱动的电梯,也是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垂直电梯,其具有安全性能高、易于自动化控制、相对节能等特点。
近年来电梯数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虽然电梯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性能很高,但在日常使用中电梯事故仍时有发生。为了保障电梯的使用安全,国家相关法规中明确要求在电梯法定检验工作中要进行不同种类的载荷试验项目检验,所谓载荷试验即按照项目要求在电梯中放置一定重量的重物进行试验。现有的载荷试验重物主要是25kg的砝码,然后利用人工将砝码搬运至电梯轿厢来进行试验,效率很低,且由于电梯数量日益增长,所需试验的电梯数量巨大,耗时耗力,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额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为例,一次下行制动试验需要搬运1250kg砝码,就是需要搬运50个25kg的砝码,我国现有在用电梯约500万台,以一年试重100万台计算,全年就需要人工搬运5000万个砝码。且在搬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研发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包括配重车、配重组、配重架和智能化操作终端;
所述配重车包括车身底盘、第一配重放置盘及配重起升装置,车身底盘设有四个行走轮,车身底盘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电池组;所述第一配重放置盘主要用来放置配重组的各个配重;所述配重起升装置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
所述配重车本身亦是一个配重,其自身重量也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检测,其重量为630kg;
所述配重组由10个配重组成,10个配重的重量分别为:一个200kg、一个170kg、两个100kg、一个50kg、一个30kg、一个20kg、一个10kg、一个5kg、一个2.5kg,各个配重的重量均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检测标定;
所述配重架用来放置由配重车转移出来的配重,配重架自身也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检测标定,其重量为20kg。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车上以及配重组的每个配重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对应的指示灯,指示灯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重放置盘上设有配重放置槽位。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化操作终端为配重组合方式的自动化计算终端,智能化操作终端固定在配重车上,且便于操作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起升装置为一套升降机,用来升降转移配重。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车上设有转向控制车把,转向控制车把下端通过一转向联动机构与行走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车上设有护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方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方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