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9981.2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8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斌;张少禹;刘连喜;李毅;羡学磊;伊程毅;盛彦锋;赵青松;于东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7/00;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吕琦 |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锂离子电池 失控 火灾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设置于电池箱内部的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计算环境参考参数值;在所述环境参数和参考环境参数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启动火灾抑制装置向电池箱内输送抑制剂。可以利用各种环境参数准确判断是否发生火灾,并有效避免由于传感器产生的各种测量误差导致的错误判断。并能够在火灾发生前期对热失控电池进行有效抑制,避免锂离子电池大范围火灾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各种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高能有效的能量储存与转换装置,在比能量、比功率、循环寿命、
环保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优势,是最重要的储能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新能源车辆和电网储能等诸多领域。
然而,锂离子电池本身属于含能物质,具有发生火灾或爆炸的潜在危险,若使用不当或由于产品自身质量问题,极易引发火灾。电池火灾是由于电池热失控引发的内短路造成的,其火灾动力源在电池内部,外部灭火剂通常无法进入,这就造成电池火灾扑救难度大,常规灭火手段无效等窘境。以电动汽车火灾为例,根据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电动汽车安全报告统计,2015年国内发生电动汽车火灾事故14起,2016年高达29起,事故总量快速上升。相关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火灾起数随产销量而增长,平均每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起数约为50起。目前针对锂离子电池火灾并无有效的控制和扑救技术手段,且在锂离子电池应用数量较大的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多将大量锂离子电池单体设置在封闭的箱体内,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锂离子电池火灾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方法,包括:
获取设置于电池箱内部的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所述电池箱内锂离子电池单体间设置阻隔材料;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计算环境参考参数值;
在所述环境参数和参考环境参数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启动火灾抑制装置向电池箱内输送气体抑制剂,所述阈值根据实验在锂电池泄气前测量确定。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抑制剂包括:全氟己酮、七氟丙烷、二氧化碳、六氟丙烷或液氮。进一步的,所述参考环境参数值,包括:
环境参数变化率。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参数,包括:
电池箱内温度;
相应的,所述参考环境参数值,包括:
电池箱内温度变化率。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参数还包括:
气体成分及浓度、气体压力、电压、电池变形量;
相应的,所述参考环境参数值包括:
气体成分及浓度变化率、气体压力变化率、电压变化率、电池变形量变化率。
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环境参数和参考环境参数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启动火灾抑制装置向电池箱内输送抑制剂包括:
在气体成分及对应浓度值超出气体浓度阈值,气体成分及对应浓度值变化值超出气体浓度变化阈值,温度超出温度阈值,温度变化值超出温度变化阈值时,
启动火灾抑制装置向电池箱内输送抑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环境参数和参考环境参数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启动火灾抑制装置向电池箱内输送抑制剂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未经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