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9703.7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谢方伟;田祖织;刘秀梅;沈刚;梁斌;徐纯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5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陆志斌 |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变 双向 阻尼 调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包括活塞杆、上端盖、下端盖、挤压阀组件、阻尼调节机构、活塞阀系、工作缸;挤压阀组件包括阀芯、挤压阀阀体、挤压阀底座、励磁线圈、磁流变液和隔磁环;阻尼调节机构包括阀芯、滑块、密封圈、滑块复位弹簧、滑块支撑杆和阻尼口,上端盖和下端盖螺纹配合且构成阻尼口C,可通过上端盖的螺纹手动调节阻尼口C的开口大小,从而实现阻尼力的第一次调节;通过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的粘度来调节阀芯移动时所受阻力,从而控制阀芯的位移量,进而通过滑块调整两个阻尼口的通流面积,实现阻尼无级调节,此为阻尼力的第二次调节;本发明可用于单筒、双筒减振器,实现减振器的主动控制和阻尼无级可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节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阻尼元件,主要用于吸收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冲击和振动,能够提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从而提升乘客在乘车过程中的舒适感。传统的阻尼不可调减振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满足不同路况的需要,近年来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研究和发展在不断的深入。
中国专利申请CN108412940B公开了一种磁流变液阀控阻尼无级可调式减振器,由磁流变液阀控单元和液压单元构成。在磁流变液阀控单元中设置活塞杆为中空杆体,套装在活塞杆中的柱塞杆能够在中空杆体中轴向移动;柱塞杆的尾端与设置在磁流变液弹性体中的支撑件固定连接;利用柱塞杆的移动改变活塞杆侧壁上液流孔的通流面积,从而实现可变阀孔开度的调节。此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阻尼力的调节,但通过圆形液流孔数量的增减来调节油液流量时,油液流量的变换规律不易控制,油液流量变化不连续,阻尼力变化较大,车身易产生剧烈振动。此外,在同样的阻尼调节范围情况下,需要更长的活塞杆,以满足圆形液流孔的通流面积变化的需要,增加了空间使用需求。中国专利申请CN105909722A发明了一种磁流变液可调阻尼减振器,这种减振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阻尼力的调节,改善了工作时散热和安装维护等问题,但需要在工作缸中注满磁流变液,需要的磁流变液较多,增加减振器的制造成本。所以如何有效实现阻尼无级可调和降低磁流变液的使用成本是制约磁流变液减振器发展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其通过分别调节两个阻尼口的通流面积、阻尼口C的开口大小来实现阻尼力的两次调节,具有主动控制、阻尼无级可调、磁流变液使用量少、动态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螺纹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包括依次螺纹连接在一起并分别设有中腔的上端盖、下端盖、挤压阀阀体以及挤压阀底座,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下端盖间构成阻尼口C,活塞内设有一个与中腔适配且能够上下滑动的阀芯,所述阀芯顶端与活塞杆滑动连接并通过复位弹簧Ⅱ连接在一起,下端盖与挤压阀阀体之间留有上空腔,上空腔内设有两个分别位于阀芯两侧且能够左右滑动的滑块,滑块一端抵在阀芯上并设有弧形凸起,阀芯上设有与弧形凸起适配的凹口,滑块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上套有滑块复位弹簧且其远离滑块的一端螺纹连接在下端盖上,挤压阀阀体与挤压阀底座之间留有中空腔,阀芯两侧还设有两个位于中空腔内的凸起圆柱,中空腔内注满磁流变液且其两端分别安装有励磁线圈,挤压阀阀体外壁固定有活塞阀系且与其形成下空腔,上端盖、下端盖、挤压阀阀体、挤压阀底座以及活塞阀系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通上腔、阻尼口C、上空腔、中空腔、下空腔以及下腔的阻尼口,所述挤压阀底座底部开有贯通其中腔与下空腔的下端液流孔,阀芯底部通过复位弹簧Ⅰ与挤压阀底座固定连接,活塞杆上开有供阀芯滑动的槽口和连通槽口与上腔的上端液流孔。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上开有供阀芯深入的槽口,所述槽口与阀芯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励磁线圈和所述磁流变液之间安装有隔磁环。
优选地,所述滑块复位弹簧与支撑杆A同轴且间隙配合,滑块复位弹簧套装在支撑杆A中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裂缝修补注浆工艺
- 下一篇:自锁防松橡胶垫圈及其螺纹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