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创伤感染伤口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9534.7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莉;翁泽华;姜舒;干振华;孙伟;方红梅;黄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A61M3/02;A61M35/00;A61H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创伤 感染 伤口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伤感染伤口处理装置,第一药液罐的夹层中固定设置有第一加热管,第一药液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小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第二药液罐的夹层中固定设置有第二加热管,第一药液罐和第二药液罐顶部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增压泵,箱体表面套接的喷枪,本发明涉及创伤感染技术领域,通过两个药液罐和热风机以及不同的喷机来进行消毒、上药和吹干三道工序,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外伤清洗和换药方式,以及加热管来改变药液的温度,减少患者使用的痛苦,装置的操作简单、方便移动,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创伤感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创伤感染伤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创伤可以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肤完整程度进行分类,按发生地点分为战争伤、工业伤、农业伤、交通伤、体育伤、生活伤等;按受伤部位分为颅脑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各部位的骨折和关节脱位、手部伤等;按受伤类型分为骨折、脱位、脑震荡、器官破裂等;相邻部位同时受伤者称为联合伤(如胸腹联合伤);按受伤的组织或器官分类时,又可按受伤组织的深浅分为软组织创伤、骨关节创伤和内脏创伤。软组织创伤指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的损伤,也包括行于其中的血管和神经。单纯的软组织创伤一般较轻,但广泛的挤压伤可致挤压综合征。
在传统对创伤伤口进行处理时,都是人工一手拿盘,一手拿筒,非常的不方便,有些伤口需要冲洗,都是使用注射器冲洗,在冲洗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添加药液来进行消毒,在冬季进行冲洗时,不仅水凉感觉不舒服,甚至还会引起其它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身体的恢复,在遇到伤势比较严重的患者时,往往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疼痛难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伤感染伤口处理装置,解决了传统对创伤伤口进行处理时,都是人工一手拿盘,一手拿筒,非常的不方便,有些伤口需要冲洗,都是使用注射器冲洗,在冲洗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添加药液来进行消毒,在冬季进行冲洗时,不仅水凉感觉不舒服,甚至还会引起其它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身体的恢复,在遇到伤势比较严重的患者时,往往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疼痛难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创伤感染伤口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箱体内腔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的内腔分别固定套接有热风机、第一药液罐、第二药液罐;
所述第一药液罐的夹层中固定设置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药液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贯穿第一药液罐的顶部,并延伸第一药液罐的内腔中,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旋转轴贯穿第一药液罐的表面之间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第二药液罐的夹层中固定设置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一药液罐和第二药液罐顶部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均通过水管固定连通,所述水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药液罐和第二药液罐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第一药液罐、第二药液罐顶部的左边和热风机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右边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中固定套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的左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多个防止槽,所述箱体顶部的右表面固定开设有脏污槽,所述脏污槽内腔的中间固定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收集箱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箱体左表面的上方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是三个套环,所述套环的内腔中均固定套接有喷枪,所述水管的一端贯穿箱体的表面,并与喷枪的端部固定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固废运输安全防侧翻小车
- 下一篇:一种水性薄型防火木器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