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99081.8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光全 |
| 主分类号: | E04G25/06 | 分类号: | E04G25/06;E04G25/04;E04G11/48;E04G11/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8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模板 支撑 系统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对建筑模板仍采用木质结构进行支撑,支撑强度低,安全性能无法保证,且无法进行多次的重复利用等问题。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杆件连接机构,所述杆件连接机构两端的内侧均安装有主体支撑套管,所述主体支撑套管上端的内侧安装有主体支撑活动杆,所述主体支撑活动杆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转向机构,所述连接转向机构包括连接支撑座、横向连接板、角度定位杆、密封端盖和限位环。本发明通过采用预制钢结构进行连接和支撑,可有效提高支撑强度,保证人员的安全,整体便于组装和拆解,能够做到重复利用,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在建筑进行建设施工时对建筑模板的需求越来越多,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但是,现有的对建筑模板仍采用木质结构进行支撑,支撑强度低,安全性能无法保证,且无法进行多次的重复利用;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对建筑模板仍采用木质结构进行支撑,支撑强度低,安全性能无法保证,且无法进行多次的重复利用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杆件连接机构,所述杆件连接机构两端的内侧均安装有主体支撑套管,所述主体支撑套管上端的内侧安装有主体支撑活动杆,所述主体支撑活动杆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转向机构,所述连接转向机构包括连接支撑座、横向连接板、角度定位杆、密封端盖和限位环,所述连接支撑座上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端面安装有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的内侧安装有角度定位杆,所述连接转向机构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支撑机构,所述连接转向机构与固定支撑机构通过四个缓冲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缓冲调节机构包括锁紧螺纹套、高度调节杆、外部支撑环和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外侧安装有四个外部支撑环,所述连接弹簧的内侧安装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底端的外侧安装有锁紧螺纹套,所述固定支撑机构两端的内侧均安装有支撑件连接机构。
优选的,所述杆件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框架、端部定位环、固定螺纹套和定位销轴,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安装有端部定位环,所述端部定位环的内侧安装有定位销轴,所述定位销轴一端的外侧安装有固定螺纹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支撑骨架、端部定位板、滑动安装块、连接螺杆、导向夹板和横向连接木条,所述支撑骨架的上端面安装有端部定位板,所述端部定位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十八个滑动安装块,所述滑动安装块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上端面安装有导向夹板,其中五个所述导向夹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横向连接木条。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架、连接套杆和活动调节杆,所述固定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的内侧安装有活动调节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撑座的上端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线,所述角度定位杆的一端贯穿横向连接板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密封端盖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销轴的一端分别贯穿主体支撑套管的底端与主体支撑活动杆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固定螺纹套的内侧,所述固定螺纹套焊接固定在固定框架的内侧,所述固定框架分别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一端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光全,未经冉光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0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桃树矮化盆景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