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除白烟功能的冷却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9079.0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苏辉;张金城;谭可可;涂江峰;方仲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F28C1/16;F28F25/00;F28F25/10;F28F25/12;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冷却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除白烟功能的冷却塔系统,包括冷却塔和除湿部件,除湿部件包括换热器,在第一新风进风口处设置有静压箱,第一新风进风口和排风口之间形成的风道内设置有填料,换热器包括两个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位于风道内,第二换热通道的一端为第二新风进风口,静压箱的第二进风口与其另一端连通,第二换热通道内新进入的外部气体与第一换热通道内高温潮湿气体进行换热,通过温度较低的新进入的外部气体对第一换热通道内的高温潮湿气体进行降温冷凝,降低冷却塔运行白烟产生条件;第二换热通道内的气体与从第一进风口直接进入静压箱的其它空气混合,为冷却塔提供足够的风量,空气湿球温度变化不大,对冷却塔运行效果影响很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空间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除白烟功能的冷却塔系统。
背景技术
单纯的白烟在物理性质上属于水蒸气,对大气没有污染,对人体也没有伤害;但是因为白烟容易造成视觉判断的失误,误以为是火灾发生,对周围环境的美观造成损害;而且水蒸气是肺炎等细菌的传播体,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冬季低气压时,空气流动较弱,阻碍白烟上升,导致冷却塔周边以及附件的地面和建筑物的表面结冰等负面影响。
由于白烟产生的负面作用及影响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下空间防白烟技术正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重要课题。地下空间的快速开发,离不开电力保障系统及通风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此类系统运行需要大量的冷却用水,加之人们对地上空间要求的日益提高,冷却塔设置于地下将成为常态。但在部分特殊地区及特殊时节,冷却塔运行会产生大量“白烟”,原因是冷却塔运行排出的热湿气体遇到冷却环境时,会变为水蒸汽,产生“白烟”现象,地下空间的环境特点就是阴冷潮湿,冷却塔运行时的排风容易产生“白烟”。“白烟”不仅会影响地面环境质量,同时对于部分特殊工程,会因“白烟”造成点位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白烟产生的具有除白烟功能的冷却塔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除白烟功能的冷却塔系统,所述冷却塔系统包括开式冷却塔和除湿部件,所述除湿部件包括一级除湿部,所述一级除湿部包括换热器,所述开式冷却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新风进风口和排风口,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新风进风口处设置有静压箱,所述第一新风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形成开式冷却塔的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填料,用于流经其的空气和水之间的换热,以利用所述空气对流经所述填料的水降温,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位于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填料的下游侧,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一端为第二新风进风口,所述静压箱的第一进风口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静压箱的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静压箱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新风进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开式冷却塔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进风网板,所述进风网板的网孔形成所述第一新风进风口,所述静压箱与多个进风网板中的一个连接。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所述多个进风网板位于所述开式冷却塔的侧部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所述静压箱包括顶部静压网板和侧部静压网板,所述顶部静压网板的网孔形成所述第二进风口,至少所述侧部静压网板的网孔形成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部静压网板连接,所述侧部静压网板设置为可调结构以改变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优选地,所述侧部静压网板包括上半板部和下半板部,所述上半板部和/或所述下半板部设置为可开合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半板部和所述下半板部两者中的至少一者通过铰轴形成转动连接,且该板部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2-3个半板结构,不同的半板结构具有不同的通风面积。
优选地,所述除湿部件还包括二级除湿部,所述二级除湿部包括蒸发器、水冷冷凝器、节流阀和压缩机,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