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辅助药物分析组成成份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8882.2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4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曹小伍;雷铭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憶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6 | 分类号: | G01N30/86;G16C20/10;G16C20/9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辅助 药物 分析 组成 成份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辅助药物分析组成成份的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待检测药物样本数据库,其样本数据库包括质谱数据库以及同位素丰度与分布数据库;采集待检测样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数据;将采集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数据导入系统;识别待检测药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数据,并将其与样本数据库进行匹配;提取匹配的数据,并根据匹配的数据计算质荷比、谱峰以及同位素丰度与分布;输出待检测药物组成成分分析结果;该分析组成成份的系统及方法,能够对药物的组成成份进行全面、快速、准确的分析,能够有效避免人工分析时产生的分析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辅助药物分析组成成份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研究药物的化学检验、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药物临床监测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等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目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因具备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定性定量能力强等优点而成为分析复杂样本的有力手段之一。然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实验数据量较大,分析过程复杂,分析人员手动人工分析数据会易产生主观判断误差以及分析时间长的问题,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药物分析组成成份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辅助药物分析组成成份的系统,包括样本数据库、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导入模块、识别与匹配模块以及数据输出模块;
所述样本数据库包括质谱数据库以及同位素丰度与分布数据库,用于与待检测样本进行匹配;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检测样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数据;
所述数据导入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待检测样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数据导入系统;
所述识别与匹配模块用于识别待检测样本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数据,并将其与样本数据库进行匹配;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将待检测样本组成成份分析结果输出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质谱数据库包括质荷比以及谱峰。
一种计算机辅助药物分析组成成份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建立待检测药物样本数据库,其样本数据库包括质谱数据库以及同位素丰度与分布数据库;
S2:采集待检测样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数据;
S3:将S2中采集到的数据导入系统;
S4:识别待检测药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数据,并将其与样本数据库进行匹配;
S5:提取匹配的数据,并根据匹配的数据计算质荷比、谱峰以及同位素丰度与分布;
S6:显示待检测药物组成成分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S2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数据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样品在质谱部分和流动相分离,被离子化后,经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将离子碎片按质量数分开,经检测器得到质谱图。
进一步的,S6所述输出待检测药物组成成分分析结果的方式为列表、扇形图、柱形图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憶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憶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8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型测试方法及服务器
- 下一篇:水稻脆杆调控基因DBC2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