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耳耳机、智能电子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8596.6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2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喻纯;史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互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08;G10L25/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 |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智能 电子设备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1.一种单耳耳机,具有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以及具有一块电路板,电路板上具有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所述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
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其中,捂嘴动作对于用户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的改变,让进入到耳外麦克风的声音变小;耳内麦克风所接收到的用户说话声音是喉咙或口腔发出,通过耳道传出的声音或者通过头部的肌肉、骨骼传导的声音,不受捂嘴动作影响;
其中所述“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包括:
对从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到的两路声音信号做人声信号增强,分别计算两路增强后信号的能量幅值,计算所述两路信号的能量幅值比值,识别耳外麦克风采集的用户声音信号在从用户口腔发出通过空气传到耳外麦克风之间的路径上有没有被遮挡,并基于此判断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耳机,还具备用于检测佩戴耳机的用户说话的说话检测模块,其中在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动作之前,所述耳机上的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说话检测模块检测佩戴耳机的用户是否在说话,以及在识别到用户开始说话之后,打开耳机上的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进行声音信号采集并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耳机,所述耳外的麦克风是空气传导麦克风。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耳机,所述耳内的麦克风为空气传导麦克风或骨传导麦克风。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耳机,所述耳机可操作来与智能电子设备无线连接,其中当耳机识别出用户是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时,将指示识别结果的信号传递给智能电子设备,用于控制智能电子设备上的程序执行,包括触发相应的控制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耳机,还包括处理所述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信号以检测用户是否去除捂嘴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去除捂嘴手势,发送信号给智能电子设备结束所述交互过程。
7.一种单耳耳机,具有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以及具有一块电路板,电路板上具有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所述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
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其中,捂嘴动作对于用户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的改变,让进入到耳外麦克风的声音变小;耳内麦克风所接收到的用户说话声音是喉咙或口腔发出,通过耳道传出的声音或者通过头部的肌肉、骨骼传导的声音,不受捂嘴动作影响;
所述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包括:
计算耳机上的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接收到的用户声音信号能量幅值比值;
在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接收到的用户声音信号能量幅值比值超过预设阈值时,判断用户是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互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交互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5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