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血管术后康复训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8527.5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王慧娟;郝宣叶;郑桓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3B21/072 | 分类号: | A63B21/0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黄芳 |
| 地址: | 45803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术后 康复 训练器 | ||
1.一种心血管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设于所述底架(1)两侧的左立管(2)和右立管(3)、以及设于所述底架(1)上的内撑管(7);
所述左立管(2)内设有沿其长度的螺杆(10),所述底架(1)上设有驱动所述螺杆(10)转动的第一慢速马达(4),所述右立管(3)内设有沿其长度的光杆(13),所述左立管(2)和所述右立管(3)上分别套设有滑动连接的左滑块(1701)和右滑块(1702),所述左滑块(1701)和所述右滑块(1702)均设有杠铃放置架(18),所述左滑块(1701)底部还设有和所述螺杆(10)螺纹配合左抬杆(1703),所述右滑块(1702)底部还设有套在所述光杆(13)上的右抬杆(1704),所述左抬杆(1703)和所述右抬杆(1704)之间连接,当所述第一慢速马达(4)驱动所述螺杆(10)转动时,所述左抬杆(1703)和所述右抬杆(1704)同步升降、所述左滑块(1701)和所述右滑块(1702)分别沿着所述左立管(2)和所述右立管(3)上下滑动;
所述底架(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燕尾条道(101),两个所述燕尾条道(101)分别位于所述左立管(2)和所述右立管(3)的底部,所述燕尾条道(101)内滑移连接有内置杆(11),所述内置杆(11)的一半边为齿条(1101)、另一半边设有拐槽(1102),并且所述拐槽(1102)内铰接有摆杆(12),当所述摆杆(12)翻出时抵靠所述内置杆(11)并且两者互相垂直,所述底架(1)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内置杆(11)滑动的第二慢速马达(6),所述内置杆(11)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摆杆(12)的对侧还设有U形管(15);
其中,翻出的所述摆杆(12)在所述第二慢速马达(6)的驱动下调整和所述U形管(15)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从躺椅的底部内侧进行限位支撑而限制躺椅在使用者训练时发生前后偏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心血管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设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慢速马达(4)和所述第二慢速马达(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心血管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左立管(2)和所述右立管(3)底部之间的内撑管(7),所述内撑管(7)上设有提供所述内置杆(11)贯穿的槽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心血管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慢速马达(6)上设有配合所述齿条(1101)的齿轮(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心血管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槽(1102)内还设有提供所述摆杆(12)翻出时抵靠限位的挡块(110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心血管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铃放置架(18)上设有一排倾斜的焊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未经鹤壁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5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压力容器T型接管焊缝局部热处理加热带布置方法
- 下一篇:边框涂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