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余热锅炉给水的双蛇形换热管强制循环加热除氧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7645.4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魏玺;张荣华;马周飞;郑顺富;吴献峰;施献忠;邹铁凡;付晓东;宦仁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索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台州市德长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7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余热 锅炉 给水 蛇形 热管 强制 循环 加热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给水的双蛇形换热管强制循环加热除氧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除氧器,带有进水口、排汽口和排水口,所述除氧器内设置第一蛇形换热管;以及循环水加热器和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加热器包括设于危废焚烧炉烟道内的第二蛇形换热管;第二蛇形换热管、所述第一蛇形和循环水泵通过管路连接成加热介质水的循环回路。加热介质水在烟道内吸收热量,循环至第一蛇形换热管时对除氧器中的锅炉给水进行水‑水间接加热,锅炉给水沸腾除氧。本申请对余热锅炉受热面的水循环影响小;省去了除氧器加热除氧所需的抽汽,减少了蒸汽管道,降低系统的热损失和压力损失;提高了加热器的给水温度,防止加热器低温腐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废焚烧系统的余热锅炉给水的双蛇形换热管强制循环加热除氧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给水处理工艺中,除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氧是锅炉内受热面的主要腐蚀性物质,若给水系统中的氧不能得到清除,则会腐蚀锅炉的受热面和其他部件。腐蚀性物质氧与铁元素反应生成的氧化铁进入锅炉循环系统,最终会沉积或附着在锅炉管壁和受热面上,形成难溶且传热不良的铁垢。铁垢会使管道内壁出现点坑,阻力系数增大。若管道腐蚀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发生管道爆炸事故。国家规定蒸发量大于等于2吨/每小时的蒸汽锅炉和水温大于等于95℃的热水锅炉的给水都必须除氧。
目前的除氧器方式主要有热力除氧和化学除氧。热力除氧是指利用蒸汽将锅炉给水加热到大气式热力除氧器压力(0.018MPa)下的饱和温度,这时水表面蒸汽压力接近于水面的全压力,溶解在水中的各种气体的分压力接近于零,给水不具备溶解气体的能力,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就会析出,从而达到除去氧气,保护热力设备及管道的目的。化学除氧是在除氧器中添加钢屑或亚硫酸钠等化学物质,使水中溶解的氧气与之反应,进而达到除氧的目的,不过化学除氧一般作为热力除氧后的辅助除氧手段。
在常规的锅炉给水除氧系统中,除氧器将锅炉给水加热除氧后通过给水泵送入余热锅炉中,除氧器除氧所需加热源是来自于余热锅炉的高温蒸汽或从汽轮机中引出的抽汽,危废焚烧因其物料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因处理规模较小、蒸汽品质低,不满足汽轮机发电的要求,一般采用汽包或减压蒸汽除氧。经管道传输后进入除氧器,与锅炉给水混合进行除氧。这样造成了余热锅炉的总体出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结合危废焚烧系统的余热锅炉,改变原有汽水流程,提供新的危废焚烧系统的余热锅炉给水的双蛇形换热管强制循环加热除氧装置。
用于危废焚烧系统的余热锅炉给水的双蛇形换热管强制循环加热除氧装置,包括:
除氧器,带有进水口、排汽口和排水口,所述除氧器内设置第一蛇形换热管,第一蛇形换热管的一端口为第一循环水进口、另一端口为第一循环水出口;
以及
循环水加热器和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加热器包括设于危废焚烧炉烟道内的第二蛇形换热管,所述第二蛇形换热管的与一端口为第二循环水进口、另一端为第二循环水出口,第二循环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水进口,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水出口、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水进口;
所述第二蛇形换热管、第一蛇形换热管和循环水泵通过管路连接成加热介质水的循环回路。
本申请名称中所说的双蛇形换热管,一个蛇形换热管是循环水加热器中的蛇形换热管加热器(第二蛇形换热管),设置于焚烧炉烟道中;另一个蛇形换热管是除氧器中给水加热的蛇形换热管(第一蛇形换热管),设置于除氧器中。第一蛇形换热管、循环水泵和第二蛇形换热管组成的循环回路中的循环水作为加热介质,锅炉给水送入除氧器内,经与第一蛇形换热管内的高温介质间接换热后沸腾除氧,除氧后的锅炉水由排水口送入余热锅炉的汽包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索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台州市德长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索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台州市德长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线缆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鞘流光学成像的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