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智能变形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7497.6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史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信泰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吴轶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变形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智能变形机器人,包括:场景选择模块,选择不同的任务场景,并提取对应的任务信息和执行动作;导航模块,根据外部环境信息进行行走路径的导航控制;姿态变化模块,在进行导航控制的过程中控制高智能变形机器人进行姿态变化;操作模块,在高智能变形机器人移动至任务信息中确定的执行位置时控制高智能变形机器人执行对应的操作动作;执行模块,根据各模块输出的控制指令对各机械四肢的驱动电机进行控制,从而控制高智能变形机器人进行路径导航、姿态变化和执行对应的操作动作。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人型机器人在站立式和其他姿态之间根据任务和场景变换进行自适应调整和切换,且能够根据外部指令自动完成场景内的各类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智能变形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站立式的人型机器人由于包含较为复杂的机械臂和与人体相类似的形体结构,能够处理较为复杂精细的工作,而异形机器人中的爬行机器人虽然能够克服复杂环境的行走障碍,但完成高精度操作任务的能力有限。
现有技术中针对人型机器人存在一些变形方案,即将机器人在站立式和其他姿态之间进行变换,但是现有技术中对机器人的姿态变换通常是操作人员手动发指令进行的,变换方式比较僵硬,无法按照任务或者场景的变换自动进行姿态变化,因此其适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运行方式也比较复杂。
随着机器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亟需一种机器人设置能够兼顾上述两类机器人的优势,且实现机器人因环境不同而自适应改变姿态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智能变形机器人,旨在解决人型机器人无法根据任务和场景变换自适应进行姿态变化,且能够根据外部指令自动完成场景内的各类任务。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包括:
一种高智能变形机器人,其中,包括一主躯体、一头部以及多个机械四肢,所述头部内部设置一感知单元,所述主躯体内部设置一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各个所述机械四肢以及所述感知单元;
所述头部设置于所述主躯体的上方;
所述机械四肢包括:
一第一机械腿,通过一第一连接轴可转向的连接所述主躯体的左侧底部处;
一第二机械腿,通过一第二连接轴可转向的连接所述主躯体的右侧底部处;
一第一机械手臂,所述第一机械手臂中端设有一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机械手臂通过一第三连接轴可转向的连接所述主躯体的左侧顶部处;
一第二机械手臂,所述第二机械手臂中端设有一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机械手臂通过一第四连接轴可转向的连接所述主躯体的右侧顶部处;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内部预设有分别关联于不同的任务场景的任务信息和执行动作,并包括:
场景选择模块,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指令选择不同的所述任务场景,并根据被选择的所述人物场景提取对应的所述任务信息和所述执行动作;
导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感知单元传输的外部环境信息对所述高智能变形机器人进行行走路径的导航控制;
姿态变化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场景选择模块和所述导航模块,用于在进行导航控制的过程中,根据所述外部环境信息和所述任务信息控制所述高智能变形机器人进行姿态变化;
操作模块,连接所述场景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高智能变形机器人移动至所述任务信息中确定的执行位置时,根据所述外部环境信息和所述执行动作控制所述高智能变形机器人执行对应的操作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信泰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信泰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