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7081.4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6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志坚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0;F24F13/28;B01D46/42;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业芳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葵涌梨木***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净化设备和/或净化方法造成部分污染物残留在净化设备的滤网上,不仅滋生细菌,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入风口、净化组件和壳体,其中,壳体为密封结构,并且净化组件位于壳体内,净化组件的一端与入风口连接,使得经入风口进入的空气能够通过净化组件分解和/或消灭污染物后再排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净化组件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分解和/或消灭,使得污染物不会残留在滤网上,从而不会滋生细菌,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空气中的颗粒物、有机化合物(VOC)、氮氧化物、细菌、病毒等污染物,现有的空气净化方法主要是采用多重过滤吸附法以及消除法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具体的,现有技术中空气经过初级滤网阻隔大的污染物,例如头屑、衣物纤维等;经过第二层HEPA滤网吸附细小污染物,例如灰尘、PM2.5颗粒、细菌、病毒等;经过第三层活性炭除去异味;经过最后一层负离子、光触媒或UVC消除未被HEPA滤网吸附的有机化合物、氮氧化物、细菌及病毒等。
申请人发现,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存在如下缺陷:(1)部分细菌及病毒已被HEPA滤网吸附,负离子、光触媒、静电或UVC只能消除未被滤网吸附的污染物;(2)净化设备经过长期使用后,病毒、细菌、水分及颗粒物依附并聚集在滤网上繁殖,滤网成为细菌的温床;(3)在更换滤网或设备长时间不运作时,依附于滤网上的污染物会从净化设备内释放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研究表明,UVC释放臭氧浓度高于0.1ppm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可见,现有技术的净化设备和/或净化方法造成部分污染物残留在净化设备的滤网上,不仅滋生细菌,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提供一种新的空气净化装置来解决污染物的残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净化设备和/或净化方法造成部分污染物残留在净化设备的滤网上,不仅滋生细菌,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入风口、净化组件和壳体,其中,所述壳体为密封结构,并且所述净化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净化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入风口连接,使得经所述入风口进入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净化组件分解和/或消灭污染物后再排出。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净化组件远离所述入风口的一端,使得经所述净化组件消除污染物后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净化组件为圆筒型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滤网、光触媒涂层和紫外光灯,其中,所述光触媒涂层位于所述滤网的内表面,所述紫外光灯位于所述滤网内,并且所述紫外光灯用于激活所述光触媒涂层,使得经所述入风口进入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光触媒涂层和所述滤网净化后排出。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触媒涂层的厚度为5~50μm。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滤网为圆筒型结构,并且所述滤网的一端与所述入风口连接,所述滤网的另一端密封,并使经所述光触媒涂层和所述滤网净化后的空气能够从所述滤网的侧面排出。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滤网的内侧形成为待净化空间,所述滤网的外侧形成为净化空间,并且所述待净化空间的气压高于所述净化空间的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志坚,未经梁志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