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柴胡绿色防控高效节本生产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7005.3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发;苏宗然;宁翠玲;徐鹏;高占林;苏建;刘庭辉;屈志松;张杰;冯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宗然;李耀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胡 绿色 高效 节本 生产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北柴胡绿色防控高效节本生产的栽培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微生物菌剂拌土和根施,用微生物菌剂防治土传病害,是采取以菌治菌的方法,通过有益微生物来抑制给北柴胡造成损失的有害微生物,从而保证了北柴胡的正常生长,高畦栽培、苗后覆盖腐熟后的有机物解决了北柴胡生产过程中人工除草成本过高、根腐病严重、农药危害大和产量低的问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提高药效;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栽培的北柴胡与传统的种植方法相比,根腐病发生率降低,根部虫害降低,一等药材产出率提升,减少人工除草,每亩节省人工费用200元/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柴胡绿色防控高效节本生产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北柴胡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两年收获,其药用部分为北柴胡的根茎。北柴胡生长在海拔300-10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北柴胡多野生在阳坡林下,耐严寒,耐干旱,抗逆性强,低洼易涝区域不适宜种植。
目前在北方种植北柴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种植方式老旧,极大多数药农仍旧采用传统的平地种植,北方雨季集中,往往出现大面积内涝造成的植株死亡或地块绝收;2、种植技术落后,现在多数人还在使用化肥、农药及生长调节剂,很容易造成北柴胡灰分超标,而且会使北柴胡的柴胡皂苷含量不稳,使得药农的经济性不高;3、前期人工投入大,因为北柴胡一般2年生,第三年开始会陆续出现死亡。但是这两年都需要大量人工除草管护。现在没有专用除草剂,而且国家禁止在中药上使用除草剂。只能人工除草,成本极高;4、北柴胡最主要的就是根腐病,尤其对块根产量、种子产量造成极大影响。如何采用生态植保技术防治病虫害尤为重要。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柴胡绿色防控高效节本生产的栽培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微生物菌剂拌土和根施,高畦栽培、苗后覆盖腐熟后的有机物解决了北柴胡生产过程中人工除草成本过高、根腐病严重、农药危害大和产量低的问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提高药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北柴胡绿色防控高效节本生产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耕地:4月上旬开始土地进行深翻,深度大于35cm,每亩施有机肥3200-3800kg,再进行旋耕,在温度为8-12℃下使用施肥起垄一体机将微生物菌剂拌土施用,起垄高度28-32cm,起垄宽度1.3-1.7m,垄间距38-42cm;
(2)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采用条播方式将北柴胡种子播撒在沟内,覆土0.8-1.2cm;
(3)北柴胡出苗后及时间苗、补苗和除草,铺设发酵后的碎秸秆或发酵后的废菌料4-6cm;
(4)每年6-8月根施微生物菌剂,在北柴胡出蕾时去除花蕾;
(5)秋季浇灌冻水,然后铺设发酵后的有机肥以及发酵后的碎秸秆或发酵后的废菌料,在第2年采挖,收获时间为10月下旬。
进一步的,步骤(1)和(4)中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的混合菌。
进一步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均为9.8-10.2亿/克,淡紫拟青霉菌的活菌数为3.8-4.2亿/克。
进一步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亿/克,淡紫拟青霉菌的活菌数均为4亿/克。
进一步的,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的施用量均为1.8-2.2kg/亩。
进一步的,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的施用量均为2kg/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宗然;李耀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苏宗然;李耀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