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群动态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6990.6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0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曹先彬;杜文博;郑磊;徐亮;赵雅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G05B13/02;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冀学军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机群 动态 回收 方法 | ||
1.一种无人机群动态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复杂环境下,无人机群获取自身的性能信息和任务信息;
步骤二、根据各无人机的性能信息和任务信息,建立无人机群动态回收的总代价函数F;
总代价函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Oi是N个无人机的一个排列,Qi为无人机i回收后等待完成的任务数量;α1表示待完成的任务数量Qi对代价影响的强度参数;为无人机i回收后等待完成任务的时间;α2表示待完成的任务时间对代价影响的强度参数;Li为无人机i当前位置到回收点的距离;α3表示距离Li对代价影响的强度参数;Ci为无人机i飞行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物数量;α4表示障碍物数量Ci对代价影响的强度参数;Di为无人机i当前所受到的损伤;α5表示损伤Di对代价影响的强度参数;为无人机i剩余的飞行时间;α6表示剩余飞行时间对代价影响的强度参数;
步骤三、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总代价函数F,得到无人机群的最优回收排序;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第s个粒子的第q个位置在(t+1)代的速度和位置更新公式如下:
vsq(t+1)=vsq(t)+c1×rand()×(pbestsq(t)-xsq(t))+c2×rand()×(gbestsq(t)-xsq(t))
xsq(t+1)=xsq(t)+vsq(t+1)
其中s=1,2,…,n,n为粒子的数量,每一个粒子都是一个(1,2,…,N)的排列,每个排序分别对应代价函数F的一个值;
vsq(t)表示第s个粒子的第q个位置在第t代的速度,c1和c2是两个常数,rand()表示[0,1]内的均匀随机数,pbestsq(t)表示所有粒子在第t代中的最优解的第q个位置,xsq(t)表示第s个粒子的第q个位置在第t代的位置,gbestsq(t)表示所有粒子在第t代排名前三的最优解,从最优解中随机选择一个解对应的第q个位置;
步骤四、按照优先级排序序列挨个回收各个无人机,判断无人机群在集群动态回收过程中是否遇到冲突,如果是,进行冲突解脱处理,并按顺序飞回,否则,直接按顺序飞回;
无人机i的冲突解脱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无人机i遇到冲突时在下一个时间步的飞行速度,w为优先方向的影响权重,为无人机i优先飞行的方向向量;为无人机i遇到冲突时下一个时间步的调整速度;
调整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nD为t时刻无人机探测半径RD内的障碍物以及其它无人机的个数,表示无人机i与障碍物以及其它无人机j在t时刻的相对位置;
步骤五、部分无人机到达特定回收区域后排队盘旋等待,判断是否存在撞线回收失败的无人机,如果是,对回收失败的部分无人机进行重新排序,否则,按照排序依次回收,直至回收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群动态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任务信息包括:每个无人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回收点位置,以及无人机探测半径范围内的障碍物坐标和其它无人机的坐标位置;
自身的性能包括:无人机在回收前的最大飞行时间、无人机下一步还需执行的任务数量以及自身是否受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群动态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重新排序的代价公式Ff如下:
O‘i是Nf个盘旋等待的无人机的一个排列;
并重新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的最优解为无人机群盘旋等待的最优排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69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