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印染用除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96886.7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义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张燕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印染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印染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本体,在除尘器本体的进风口固定有喇叭形进风端,在除尘器本体的出风口固定有喇叭形出风端,在除尘器本体的外部通过支架固定有喷淋管,在在除尘器本体与喇叭形出风端之间固定有方形过滤壳体,在方形过滤壳体内固定有过滤网板,在除尘器本体的顶部固定有竖向支板,在竖向支板上开设有竖向滑槽,在竖向支板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在滑块上固定有筋杆,在筋杆的底端固定有横向刷板,在横向刷板的侧面固定有刷体,在喇叭形出风端的出风口处固定有烘干结构。本发明的结构设置合理,有效且快速的实现除尘,可以防止杂尘或粉尘进入烘干结构上,防止出现堵塞,有利于提高除尘的效率,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印染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其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在印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空气中存有的大量灰尘会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同时还会降低印染质量。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印染除尘器,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提高印染质量和保护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
中国专利201710916053.1公开了一种印染除尘器,其通过在喉管内增设喷水管及在出口处增加加热丝,其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除尘操作,但是在出口时经过加热,部分灰尘依然会从出口排出,污染环境,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除尘效果,而且纺织丝绒也容易吸附在加热丝上,长时间也容易造成起火的危险,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纺织印染用除尘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织印染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本体,在所述除尘器本体的进风口固定有喇叭形进风端,在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出风口固定有喇叭形出风端,在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外部通过支架固定有喷淋管,在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内壁上均匀固定有与所述喷淋管相连接的喷淋头,在所述除尘器本体与所述喇叭形出风端之间固定有方形过滤壳体,在所述方形过滤壳体内固定有过滤网板,在所述过滤网板的侧壁底部和方形过滤壳体的底壁均开设有集液槽,在所述方形过滤壳体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集液槽相配合的排杂通道,在所述除尘器本体的顶部固定有竖向支板,在所述竖向支板上开设有竖向滑槽,在所述竖向滑槽内设置有滚珠丝杆且在所述竖向支板的顶部固定有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接的驱动电机,在所述竖向滑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滚珠丝杆螺纹连接的滑块,在所述滑块上固定有筋杆,所述筋杆穿过所述方形过滤壳体的顶壁并伸入所述方形过滤壳体内,在所述筋杆的底端固定有横向刷板,在所述横向刷板的侧面固定有刷体,所述刷体贴压在过滤网板的侧面上,在所述喇叭形出风端的出风口处固定有烘干结构。
在所述方形过滤壳体的顶部固定有清洗液存储盒,在所述刷体的侧面开设有清洗液喷孔,在所述筋杆固定有连接清洗液存储盒内泵体与清洗液喷孔的清洗液导管。
在所述方形过滤壳体与喇叭形出风端之间固定有除尘风机,在所述筋杆的表面包裹有橡胶表层,所述筋杆的表面通过橡胶表层贴合在方形过滤壳体的顶壁上。
所述烘干结构包括烘干座,在所述烘干座内均匀固定有成网状设置的电加热丝,在所述喇叭形出风端的出风口处通过蝶形螺杆可拆式固定有二次过滤网。
在所述喇叭形进风端的中心固定有驱动电机座,在所述驱动电机座与所述喇叭形进风端之间固定有支筋,在所述驱动电机座上固定有控制电机,在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内壁上固定有一个圆环,在所述圆环上均匀固定有一个刮板,所述刮板贴压在除尘器本体的内壁上,在所述控制电机转动时,所述刮板在除尘器本体的内壁上刮动。
所述驱动电机座为圆锥体且圆锥体的锥尖处于喇叭形进风端的进风口方向。
在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电源接头和开关面板,在所述开关面板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控制开关、除尘风机启停按钮、电加热丝控制开关和控制电机启停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义,未经林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6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