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架桥自然生态循环灌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6774.1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E01D19/08;E03B3/02;B01D36/04;B01D36/0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008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架桥 自然生态 循环 灌溉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架桥自然生态循环灌溉系统,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包括有雨水收集装置和雨水存储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管,雨水管连通有雨水过滤装置,且雨水存储装置连通有雨水浇灌装置;雨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管,过滤管的进水口连通于雨水管上,过滤管的出水口与雨水存储装置相连通,且雨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封闭件;雨水浇灌装置包括与雨水存储装置相连通的自动压力灌溉器,自动压力灌溉器外接有光伏板或者市政电网,且自动压力灌溉器连接浇灌管道。雨水流入雨水过滤装置内,再流入雨水存储装置内,雨水浇灌装置可取用存储的雨水浇灌植物,且雨水中携带的砂石颗粒可沉积于雨水管的出水口处,解决了雨水过滤装置因砂石颗粒而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架桥自然生态循环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高架桥,又称为跨线桥,是指由高支撑的塔或者支柱支撑,并跨越城市道路或者深沟峡谷的桥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筑物日益密集,且街道难于拓宽,导致交通拥挤情况日益严重。高架桥可以起到疏散密集交通,提高运输效率的作用,因此高架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与高架桥相关的配套设施的重要性也随之提高。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64640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架桥桥墩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有用于收集高架桥桥面雨水的雨水收集机构、用于存储雨水的雨水存储机构以及用于对高架桥下的绿化带进行浇灌的浇灌机构,且雨水收集机构、雨水存储机构以及浇灌机构依次连接。雨水存储机构包括有无盖的储水箱,储水箱连通有与市政管网相连通的泄水管;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有设置于高架桥桥墩上的雨水收集管道以及设置于雨水收集管道上的雨水过滤装置,且雨水收集管道与无盖的储水箱相连通;浇灌机构包括有灌溉管,灌溉管上设置有智能灌溉阀门。桥面的雨水经由雨水收集管道收集、雨水过滤装置过滤后,存储于储水箱中,供灌溉机构使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流入雨水收集管道中的雨水混有砂石颗粒,且砂石颗粒的平均粒径较大,容易造成雨水过滤装置堵塞,甚至使得高架桥桥墩雨水收集系统整体失效,影响高架桥行车安全,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自然生态循环灌溉系统,通过反涌式的管道结构设计,使得雨水中的砂石颗粒存积于雨水管的出水口处,并通过封闭件排出存积的砂石颗粒,从而达到在进入雨水过滤装置之前沉积雨水中砂石颗粒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高架桥雨水收集作业稳定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雨水收集装置以及与其连通的雨水存储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有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管,所述雨水管连通有雨水过滤装置,且所述雨水存储装置连通有雨水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装置包括有连通于雨水管上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进水口侧向连通于雨水管上,所述过滤管的出水口与雨水存储装置相连通;所述过滤管与雨水管相连通的位置在雨水管的进水口与雨水管的出水口之间,所述雨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封闭件,且所述封闭件设置为可开启式结构;所述雨水浇灌装置包括有与雨水存储装置相连通的自动压力灌溉器,所述自动压力灌溉器外接有光伏板或连接市政电网,且所述自动压力灌溉器连接有浇灌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6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电气柜安全电源装置
- 下一篇:纺织印染用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