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力脉冲振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6229.2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5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宋顺平;李培梅;丛成;陈伟林;李德波;孙等军;王林;严杰;武立;朱建武;陈霖;徐媛媛;白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8/00 | 分类号: | E21B28/00;E21B7/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王卫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振动器 | ||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力脉冲振动器。本发明由壳体和连接在壳体内具有管状体结构且管状体中心设置的脉冲腔组成,本发明具有振动传播距离远、位置敏感度低、结构简单、井下故障率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力脉冲振动器。
背景技术
井下钻柱的机械振动,对减少钻柱摩阻、缓解拖压、提高机速有明显效果。传统的机械激振的方法是采用振动器。
目前,应用较广的振动器有二种激振方式:机械激振和谐振激振。在应用机械激振振器进行激振时,存在振动动传播距离较近、位置敏感度高、结构复杂等缺点;在应用谐振激振振动器进行激振时,存在振动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力脉冲振动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效率高、振动传播距离远、位置敏感度低、结构简单、井下故障率低的液力脉冲振动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力脉冲振动器,包括
壳体,
液力脉冲振动器主体,液力脉冲振动器主体为管状体结构,管状体中心设置有脉冲腔;液力脉冲振动器主体连接在壳体内。
所述的脉冲腔由流入通道、主喷口、偏转涡流腔、导流通道、反馈通道和出水口组成;所述流入通道设置在脉冲腔输入端,所述偏转涡流腔通过主喷口与流入通道连通;所述导流通道设置在偏转涡流腔输出端,导流通道通过反馈通道与主喷口输入端连通;所述的出水口设置有两个,两个出水口对称设置在偏转涡流腔的侧壁上,两个出水口中心连线水平并与偏转涡流腔的轴心线垂直。
所述的流入通道包括收缩段和整流稳流段;所述的收缩段设置于脉冲腔输入端,所述的整流稳流段设置在收缩段和主喷口之间。
所述的收缩段为从圆形截面到矩形截面渐变的锥形,锥形的底面朝向输入端,锥形的顶部与整流稳流段连通:所述的整流稳流段为一长方体形通道。
所述的导流通道包括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的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对称设置在偏转涡流腔输出端的斜上方和斜下方;第一导流通道的输出端和第二导流通道的输出端分别与反馈通道连通;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的横断面均为矩形。
所述的反馈通道包括第一反馈通道和第二反馈通道;所述的第一反馈通道和第二反馈通道结构相同且对称的设置在偏转涡流腔的外周;所述第一反馈通道和第二反馈通道的横断面均为矩形。
所述的第一反馈通道由水平段和圆弧段组成,水平段与导流通道连通,圆弧段与主喷口连通。
所述的流入通道、主喷口和偏转涡流腔的横断面均为矩形。
所述的偏转涡流腔由楔形偏转段和圆柱状涡流段构成,偏转段的一端通过主喷口与流入通道连通,偏转段的另一端为圆柱状涡流段;涡流段与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的出水口设置在涡流段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62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