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清理船和絮凝剂的蓝藻水华治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5810.2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谷文学;韩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清理 絮凝 蓝藻 治理 系统 | ||
一种基于智能清理船和絮凝剂的蓝藻水华治理系统,包括船体、药箱、隔膜泵、钢丝软管和排水管;船体的船头内部设置混流仓,船体的中部设置过滤仓;混流仓的出液端与过滤仓的进液端对应连接;药箱滑动设置在船体上;药箱底部设置出药管,出药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出药管上并联设置支管,支管上设置隔膜泵,隔膜泵的进液端通过该支管连接药箱出药端;混流仓上端设置转接转角接头;钢丝软管下端的设置封堵;钢丝软管上设置多个出药孔;混流仓内部沿进液至出液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过滤仓底部连接排水管。本发明,能够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水华爆发,提高过滤效率、降低成本,避免藻渣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藻水华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清理船和絮凝剂的蓝藻水华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治理水污染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全国地表水污染严重,黑臭水体成为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导致淡水湖蓝藻水华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现有的设备中,常见的履带式漂浮物打捞船,其有效打捞范围仅限船体宽度,且漂浮物也没能在船前聚拢,故打捞效率极低,该设备用于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打捞效果较好,但是对藻类水华清理速度慢、效果不理想,治理效率低。
现有的设备中,另一种大水域蓝藻及漂浮物自动清理船通过牵引船带动围隔收集漂浮物,虽然对水面漂浮物聚拢效果较好,且可以实现及时脱水但是对藻类等比重略小于水的悬浮物收集和脱水效率较低,水华预防与控制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清理船和絮凝剂的蓝藻水华治理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水华爆发,提高过滤效率、降低成本,避免藻渣二次污染。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清理船和絮凝剂的蓝藻水华治理系统,包括船体、药箱、隔膜泵、钢丝软管和排水管;
船体的船头内部设置混流仓,船体的中部设置过滤仓;混流仓的出液端与过滤仓的进液端对应连接;
药箱滑动设置在船体上,药箱上端设置加药口和密封端盖;药箱底部设置出药管,出药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出药管上并联设置支管,支管上设置隔膜泵,隔膜泵的进液端通过该支管连接药箱出药端;
混流仓上端设置转接转角接头,转接转角接头的水平段进液端与隔膜泵的出液端以及出药管的出液端连接,转接转角接头的水平段材质采用软管;转接转角接头的竖直段出液端与钢丝软管上端的进液端连接;钢丝软管竖直设置;钢丝软管下端的设置封堵,混流仓进液端设置开关板,钢丝软管下端通过卡扣固定在开关板上端;钢丝软管上设置多个出药孔;
混流仓内部沿进液至出液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第一钢板上端设置在混流仓顶部,第一钢板的下端与混流仓底部之间形成进液口;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的下端设置在混流仓底部,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的上端与混流仓顶部之间形成进液口,其中,第一钢板的下端高度低于第二钢板的上端高度,第二钢板的上端高度低于第三钢板的上端高度;
过滤仓由双层钢板焊接而成;双层钢板之间设置钢丝网,双层钢板上设置多个通孔;过滤仓底部设置排水槽,过滤仓底部连接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排污泵。
优选的,船体上表面设置滑轨;药箱底部设置滑轮,滑轮滑动设置在滑轨上。
优选的,钢丝软管上至少每隔15cm设置一个出药孔。
优选的,第一钢板的下端与混流仓底部之间形成30cm高度的进液口。
优选的,第二钢板上端比第一钢板的下端高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5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