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仿真上颌无牙颌软硬组织体外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95481.1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口腔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2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 地址: | 30004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真 上颌 无牙颌 软硬 组织 体外 模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仿真上颌无牙颌软硬组织体外模型,包括咀嚼粘膜仿真层、腭腺仿真层和上颌硬组织仿真层。咀嚼粘膜仿真层、腭腺仿真层和上颌硬组织仿真层从上向下依次活动连接。本发明公开的体外模型与上颌无牙软硬组织的形态高度近似,模型上各个软组织的硬度也与上颌软组织的硬度相近。在对病人和学生讲解上颌无牙软硬组织的结构时,可以通过直接触摸的方式,让病人或学生获得最直观感受。同时由于本发明的软组织的硬度与生理结构相同,可以在体外研究中作为模型进行软组织可让行的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用模型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模型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仿真上颌无牙颌软硬组织体外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上颌无牙颌模型主要用于在医学教学中对解剖标志进行讲解;或在医患交流过程中向患者讲解上颌组织的结构,提高患者对于口腔结构的认识。目前,市面上在售的上颌无牙模型多是简单模仿口内无牙颌的表面形态,无法直接模拟出上颌各组织内部真实的结构状态;同时现有的模型多采用硬质塑料材质,无法有效反应出各组织的硬度,也无法对软组织可让行进行模拟。因此在教学或与医患的交流过程中,对方无法获得较好的直观感受,讲解效果较差。
同时,现有的上颌无牙颌模型由于其材质和精细程度上的局限性,也无法直接应用在牙颌软组织的的体外研究上。因此,医用模型领域急需一种高仿真的上颌无牙颌软硬组织体外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高仿真上颌无牙颌软硬组织体外模型及其制作方法,以提高对于上颌软硬组织的讲解效果,并为上颌无牙颌基于不同硬度的软组织可让行的体外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仿真上颌无牙颌软硬组织体外模型,包括与咀嚼粘膜形状一致的咀嚼粘膜仿真层,与腭腺形状一致的腭腺仿真层和与上颌硬组织形状一致的上颌硬组织仿真层,所述咀嚼粘膜仿真层、腭腺仿真层和上颌硬组织仿真层从上向下依次排列,并活动连接;所述咀嚼粘膜仿真层的邵氏硬度为50-60,所述腭腺仿真层的邵氏硬度为3-8。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如上述所述的高仿真上颌无牙颌软硬组织体外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取牙合分离的上颌CBCT数据;
S2.采用阈值分割法获得上颌硬组织、腭腺软组织和咀嚼粘膜的形态数据;
S3.根据腭腺软组织和咀嚼粘膜的形态数据修正并重建上颌硬组织形态;
S4.对上颌硬组织进行数字化建模,并设计腭腺软组织仿真层、咀嚼粘膜仿真层的填充模具;
S5.三维打印腭腺软组织仿真层、咀嚼粘膜仿真层的填充模具和上颌硬组织仿真层;
S6.向腭腺软组织仿真层、咀嚼粘膜仿真层的填充模具中填充填充物,并形成腭腺软组织仿真层和咀嚼粘膜仿真层;
S7.组合上颌硬组织仿真层、腭腺软组织仿真层和咀嚼粘膜仿真层。
作为改进,所述咀嚼粘膜仿真层、腭腺仿真层、上颌硬组织仿真层上均设有生理形态相同的U形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背面设有与凸出部形状相同的凹槽,所述咀嚼粘膜仿真层、腭腺仿真层和上颌硬组织仿真层之间均通过相邻的凸出部和凹槽卡接。
作为改进,所述咀嚼粘膜仿真层和腭腺仿真层的材质为硅橡胶。
作为改进,在S2中,所述软组织阈值为-156~+10000HU;所述硬组织阈值为+333~+10000H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口腔医院,未经天津市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5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