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3706.X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 发明(设计)人: | 田冬;张霄;张亮亮;王坤;王天奇;马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坊能新动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34 | 分类号: | C04B28/34;C04B38/10;C04B24/38;C04B18/14;C04B24/32;C04B24/12;C04B24/28;C04B22/16;C04B103/22;C04B103/30;C04B103/42;C04B103/65;C04B111/20;C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泡沫 混凝土 保温隔热材料 | ||
1.一种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组成如下:镁化物60-90份;活性发泡剂1-8份,绵密型引气剂0.1-0.3份,矿物掺合料20-35份,高效减水剂0.5-1份,复合缓凝剂5-15份,磷酸盐20-30份,石英砂75-125份,耐水剂0.5-2份,pH稳定剂5-8份;
所述活性发泡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动物胶原蛋白粉40-60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0-20份,甲基纤维素10-15份,三乙醇胺10-20份,羟乙基纤维素10-15份;
所述绵密型引气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30份,PO型醇胺共聚物20-40份,琥珀酸环氧酯20-30份,改性油茶皂苷1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化物为轻烧氧化镁,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轻烧镁30-80份,氢氧化镁20-40份;所述轻烧镁为工业级,细度为300-400目,质量纯度大于85%;所述氢氧化镁为工业级,细度为1250目,质量纯度为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掺合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粉煤灰10-20份,硅灰5-15份,纳米SiO21-6份;所述的粉煤灰为镁基脱硫粉煤灰,粒径控制为15-30μm,主要成分为SiO2、Al2O3和活性MgO,其他为杂质;所述硅灰粒径为0.5-1μm的占85%,SiO2含量为96%,比表面积21.55㎡/g;所述的纳米SiO2平均粒径为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减水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醚30-50份,聚丙烯酸酯40-60份,减水率>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缓凝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硼砂45-65份,尿素25-35份,硼酸10-2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磷酸二氢铵55-75份,磷酸二氢钾40-60份;所述磷酸二氢铵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8%;所述磷酸二氢钾为工业级,质量纯度大于9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目数为50-100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酰胺基耐水剂25-55份,聚氨酯基耐水剂40-6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H稳定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磷酸30-60份,磷酸二氢钠40-50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组分制备:按比例称取粉镁化物60-90份,活性发泡剂1-8份,绵密型引气剂0.1-0.3份,矿物掺合料20-35份,高效减水剂0.5-1份,复合缓凝剂5-15份,磷酸盐20-30份,石英砂75-125份,耐水剂0.5-2份,pH稳定剂5-8份,搅拌均匀后备用;
②混合固化:将制备好的粉料与水按1:0.1~0.2混合搅拌成浆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具体为将磷酸镁基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与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后均匀施涂于建筑基体材料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坊能新动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坊能新动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37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