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电起搏脉冲信号的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93518.7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6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丽 |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452;A61N1/365;A61G7/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5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搏 脉冲 信号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电起搏脉冲信号的检测装置,通过设置L型限位板、X滑槽、Y滑槽、X滑块、Y滑块、X螺杆、Y螺杆和伺服电机,利用伺服电机和螺杆以及滑块和滑槽的配合,可以改变滑块上方的限位板的位置,便于对检测设备进行固定;通过设置起搏信号放大模块和信号区分模块,对起搏信号进行放大,经过信号区分模块进行起搏信号和心电信号的区分,在经过起搏信号过滤模块将起搏信号过滤,便于心电信号的导出,解决了起搏信号参杂在正常心电信号中影响心电信号导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电起搏脉冲信号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心电起搏脉冲信号即PACE信号,是由脉冲发生器发出,经导线连接系统传至心肌组织,刺激心肌组织,进而使得心脏产生较强的收缩和扩张。由于该信号在体表心电图上的特点是规律出现的,占时极短,与心电图等电位线垂直,且在各导联上振幅有差异,呈直上直下的线状标志,也称之为起搏钉信号。这些脉冲信号被加到置于心脏表面、心肌内或心腔里的电极上,从而将刺激传递到心脏,引起心脏的收缩,最终使心脏恢复自行按正常心率工作的功能,因此起搏器在治疗心脏传导阻滞问题上有很大作用。
申请号为CN201720247300.9的实用新型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且公开了一种心电起搏信号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内插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L型支撑板横板的下端,L型支撑板的竖板上安装有检测装置主体,L型支撑板的竖板的一侧中部设置有一个大套管,检测装置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圆盘,圆盘的一侧中部设置有与大套管对应的小套管,且小套管插设在大套管内,圆盘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与弧形插槽对应的弧形插杆。该心电起搏信号的检测装置,可以很好的保护检测装置不受损坏。但是,使用该起搏检测装置进行心电检测,通过弹簧进行弹性固定,不便于检测设备的安装和拿取,同时起搏信号在传输时容易受到电路信号的影响医务人员观察。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心电起搏脉冲信号的检测装置及其心电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起搏脉冲信号的检测装置,可解决通过弹簧进行弹性固定,不便于检测设备的安装和拿取,同时起搏信号在传输时容易受到电路信号的影响医务人员观察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心电起搏脉冲信号的检测装置,包括病床床头桌板和检测装备,所述检测装备侧面一端电性连接有检测电线,所述检测装备侧面另一端电性连接有传输电线,所述传输电线电性连接有心电仪,所述病床床头桌板顶端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侧壁中心开设有贯穿螺孔,所述贯穿螺孔贯穿病床床头桌板前端,所述安装凹槽内部安装有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前侧中心开设有和贯穿螺孔配合的连接螺孔,所述安装体顶端中心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两相互垂直的边缘固定有L型限位板,所述L型限位板侧面固定有保护垫板,所述安装板顶端分别开设有X滑槽和Y滑槽,所述X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X滑块,所述X滑槽端部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X螺杆,所述X螺杆螺纹贯穿X滑块,所述Y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Y滑块,所述Y滑槽端部中心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Y螺杆,所述Y螺杆螺纹贯穿Y滑块,所述安装板顶端在靠近X滑槽和Y滑槽端部的位置开设有隐藏槽,所述隐藏槽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联轴器贯穿隐藏槽和X螺杆以及Y螺杆端部相连,所述隐藏槽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顶端固定有封盖,所述X滑块和Y滑块顶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侧面固定有橡胶垫板,所述检测装备内部包括有信号输入模块、起搏信号放大模块、信号区分模块、起搏信号过滤模块、心电信号处理模块和心电信号输出模块,所述限信号输入模块包括有心电信号输入模块和起搏信号输入模块,所述信号区分模块包括有心电信号识别模块和起搏信号识别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丽,未经杨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35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