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OE技术的以太网供电信号放大和信号延长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3152.3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宋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纳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0 | 分类号: | H04L1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洪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oe 技术 以太网 供电 信号 放大 延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E技术的以太网供电信号放大和信号延长器,包括输入单元、数据交换单元、升压降压单元、受电(PD)单元、供电(PSE)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输入单元与POE供电设备连接,所述输入的网络数据信号与数据交换单元连接,所述数据交换单元与输出单元连接,所述输出单元串联延长器或连接POE受电设备。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基于POE技术的以太网供电延长器,通过IN端口连接POE供电设备,OUT端口连接延长器或POE负载,当POE供电设备成功对POE负载供上电后,延长器直接从网线上取电,无需外接电源,一进一出即可轻松延长标准POE供电设备和POE受电设备间数据通讯和PoE供电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POE技术的以太网供电信号放大和信号延长器。
背景技术
以太网供电技术,它是利用现有的网络数据电缆传输直流电源,在传递信号的同时也将电源传送给用电设备,如无线AP、IP电话及网络摄像头,省去了本地电源。由于无线AP、IP电话及网络摄像头等终端设备通常数量众多、位置特殊,取电困难,其施部署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的增加了建网陈本,而且延长了施工时间。
POE技术则通过供电设备远程供电,消除了在每一台端设备上都安独立的电源设备的问题,是的不必在使用现场为设备部署单独的电源系统,能够极大的较少部署终端设备的布线和管理成本。
目前,IEEE标准以太网标准的双绞线的传输距离限制在100米以内,由于受到以太网保准传输距离的限制,以太网供电的传输距离也限制在100米以内,但是实际应用场景,经常有大于100米的应用需求。因此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POE延长器,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POE技术的以太网供电信号放大和信号延长器,能够突破传统以太网数据传输100米的限制,使以太网的供电传输距离超过1000米以上,实现将PSE供电设备和PD负载之间的距离延长到1000米甚至更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OE技术的以太网供电信号放大和信号延长器,包括输入单元、数据交换单元、升压降压单元、受电(PD)单元、供电(PSE)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输入单元与POE供电设备连接,所述输入的网络数据信号与数据交换单元连接,所述数据交换单元与输出单元连接,所述输出单元串联延长器或连接POE受电设备;所述输入单元的电源信号与受电单元连接,所述受电单元与升压单元连接,所述升压单元与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输出单元连接;所述受电单元通过升压电路再通过降压电路为数据交换单元供电。
作为改进,所述输入单元为RJ45网口。
作为改进,所述输出单元为两个RJ45网口,RJ45网口用于串联延长器或连接PD负载。
作为改进,所述升压单元为电压电路,将受电单元输出的电压转换成56V的电流供给降压单元和供电单元。
作为改进,所述降压单元为电压电路,将受电单元输出的电压转换成3.3V的电流供给数据交换单元。
作为改进,当传输距离大于1000米时,多个延长器串联。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基于POE技术的以太网供电延长器,通过IN端口连接POE供电设备,OUT端口连接延长器或POE负载,当POE供电设备成功对POE负载供上电后,延长器直接从网线上取电,无需外接电源,一进一出即可轻松延长标准POE供电设备和POE受电设备间数据通讯和PoE供电的距离。
该单口延长器能够根据输送距离多级串联,升压单元弥补了长距离传输后的压降,大大提升延长距离,最大可延长PoE至1000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延长器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纳时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纳时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3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