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92818.3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军;徐良;高耀平;许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2 | 分类号: | A61B17/0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操作 符合 切口 广角 纵深 缝合 针持取器 | ||
1.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7)、持针钳组件(1)、伸缩套筒(2)、前端盖螺母(3)、弹簧(6)、钳口调节螺母(9)以及驱动组件,所述持针钳组件(1)包括长杆(11)、长杆(11)前端延伸的一对半圆杆(12)以及半圆杆(12)前端延伸的持针钳头(13),两个持针钳头(13)之间留有活动间隙,所述长杆(11)的后端延伸有用于与钳口调节螺母(9)螺纹配合连接的杆体螺纹段,所述伸缩套筒(2)活动套装在长杆(11)上,且伸缩套筒(2)的前端抵触在持针钳头(13)的外斜壁(14)上,所述伸缩套筒(2)的后端延伸有滑动套(4),伸缩套筒(2)穿设在外套筒(7)内,外套筒(7)的前端开口与前端盖螺母(3)的外螺纹套(31)螺纹配合连接,伸缩套筒(2)活动穿设在前端盖螺母(3)的中心,所述外套筒(7)的后端设置有套筒端壁(71),套筒端壁(71)上开设有供长杆(11)穿过的端壁中心孔,所述钳口调节螺母(9)的前端面抵触在套筒端壁(71)上,所述弹簧(6)套装在伸缩套筒(2)上,弹簧(6)的一端与滑动套(4)的前端面抵触,弹簧(6)的另一端与前端盖螺母(3)的外螺纹套(31)端面抵触,外套筒(7)内设置有用于推动滑动套(4)向前移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端壁(71)的后端还延伸有后端螺纹套(72),后端螺纹套(72)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用于遮盖钳口调节螺母(9)的尾盖(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10)的后端还开设有与尾盖(10)内部连通的穿线孔(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采用杠杆块(5),杠杆块(5)的下端侧壁通过杠杆销轴(8)与外套筒(7)转动配合连接,杠杆块(5)的前端延伸有用于抵压滑动套(4)后端面的凸出部(52),杠杆块(5)的上端弯折延伸有驱动按压条(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7)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杠杆块(5)插装的安装插孔(73)以及用于容置驱动按压条(51)的压条槽(7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采用自锁螺母(101),所述滑动套(4)的外壁上设置有套体螺纹(102),所述自锁螺母(101)螺纹配合套装在套体螺纹(102)上,外套筒(7)的内壁截面为非圆状孔,所述滑动套(4)的截面形状与非圆状孔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7)的外壁上开设有供自锁螺母(101)的外壁露出的操作窗口(10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中心孔也采用非圆状孔,长杆(11)的后端截面形状与端壁中心孔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钳头(13)为偏角型钳头,持针钳头(13)的内侧壁与长杆(11)中心轴线的夹角为钝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便携操作式符合小切口广角纵深操作的缝合针持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钳头(13)为直角型钳头,持针钳头(13)的内侧壁与长杆(11)中心轴线的夹角为直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8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