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2232.7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5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波;徐诗宇;董甜甜;闾国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冯艳芬 |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岩 断层 三维 模型 自动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分别读取基岩断层线矢量数据和基岩面DEM到断层线集合F和基岩面DEM像元集合RE中;
(2)从断层线集合F中读取任一断层线,并基于基岩面DEM像元集合RE,提取基岩面断层剖面线;具体包括:
(2-1)从集合F中获取任一断层线fi,并取出断层线fi中所有折线段,获取每个折线段的两个端点,存入集合FE={(fek,1,fek,2)|k=1,2,…,FPN},fek,1,fek,2表示第k个折线段的两个端点,FPN为折线段数量;
(2-2)创建一个空的三维点列FP;
(2-3)基于基岩面像元集合RE,根据下列公式插值计算fek,1,fek,2的中间点坐标fpk(xk,yk,zk),并将fpk存入点列FP:
其中,k=1,2,…,FPN,(xk,1,yk,1)为fek,1的坐标,(xk,2,yk,2)为fek,2的坐标,d为fek,1,fek,2间的距离,pk、qk分别为点fpk对应的基岩面DEM像元的行号、列号,为fpk对应的基岩面DEM像元值,(X,Y)为基岩面DEM的原点坐标,C为基岩面DEM的像元大小,为向下取整符号;
(2-4)插值完成后的三维点列FP={fpk|k=1,2,…,FPN}即为基岩面断层剖面线;
(3)以基岩面断层剖面线为断层面上边界,基于断层产状信息推演断层面下边界,并基于断层面上边界和下边界构建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具体包括:
(3-1)基于获取的断层线fi,根据下面公式计算断层面推演方向的单位向量
其中,diri为fi的倾向,dipi为fi的倾角;
(3-2)将基岩面断层剖面线作为断层面上边界,根据下式计算得到断层面下边界FL={flk|k=1,2,…,FPN};
其中,D为预设断层面推演深度;
(3-3)基于断层面上边界和断层面下边界,构建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Si,具体包括:
(3-3-1)依次按照fpk、flk、fpk+1的顶点顺序,构建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Si的正三角面片集合STL={stlk(fpk,flk,fpk+1)|k=1,…,FPN-1},其中,stlk(fpk,flk,fpk+1)表示由点fpk,flk,fpk+1形成的三角面,fpk、fpk+1表示断层面上边界中第k和第k+1个点,flk表示断层面下边界中第k个点;
(3-3-2)依次按照flk+1,flk,fpk+1的顶点顺序,构建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Si的倒三角面片集合STR={strk(flk+1,flk,fpk+1)|k=1,…,FPN-1},其中,strk(flk+1,flk,fpk+1)表示由点flk+1,flk,fpk+1形成的三角面;
(3-3-3)将正三角面片集合STL和倒三角面片集合STR进行整合,得到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Si;
(4)根据预设颜色创建材质,完成与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的绑定;
(5)循环执行步骤(2)至(4),完成基岩面DEM中所有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的构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2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废电池以旧换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