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尾门控制系统EMC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92088.7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1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邵凡;熊世文;彭玲;李武兰;李立玉;彭玉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门控 系统 emc 测试 方法 | ||
1.一种电动尾门控制系统EMC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驱动机构、自吸锁模块、防夹胶条及脚踢传感器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相互连接,接入电源与电流表,放置摄像头对整个系统状态进行监控,诊断仪采集电子控制单元的报文,并传输到电脑上读取报文,完成工作模式的测试台搭建,分别进行大电流注入测试、辐射抗干扰测试、手持发射干扰测试、启动抗干扰测试、电源线抗干扰测试、电源跌落试验、瞬态耦合抗干扰测试和静态放电测试;
S2.电动尾门控制系统上电,撑杆电机及锁电机不工作,进行大电流注入测试;
S3.使用外接6Ω负载电阻进行恒定输出,替代撑杆电机及锁电机,锁电机输出端不输出,进行电源线瞬态传导发射测试和辐射发射测试和传导发射测试;
S4.电动尾门控制系统所有线束连接断开,把pin脚暴露出来,进行静态放电测试;
S5.综合上述四个步骤的测试结果对所测试的电动尾门控制系统进行功能等级判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电动尾门控制系统EMC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尾门控制系统结构包括:电子控制单元、驱动机构、自吸锁模块、防夹胶条及脚踢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驱动机构分为撑杆电机及锁电机,用于收到电子控制单元所发送的命令后,驱动尾门开关、闭合;所述自吸锁模块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当电子控制单元发出命令时,自吸锁模块与驱动机构联合运动控制尾门的开启或闭合;所述防夹胶条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尾门关闭过程如有异物阻碍,防夹胶条发出预警,并反馈命令至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使尾门重新释放;所述脚踢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当尾门处于闭合状态时,触发脚踢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收到命令发出释放尾门命令至自吸锁模块与驱动机构,尾门打开;当尾门处于开启状态时,触发脚踢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收到命令发出关闭尾门命令至自吸锁模块与驱动机构,尾门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电动尾门控制系统EMC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尾门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共有四种:
1)负载输出模式:模拟正常开关门的状态,即动作一段时间,停止一段时间作为一个循环,撑杆电机及锁电机循环动作(解锁0.5s,推杆伸出5s,停10s,推杆收缩5s,上锁0.8s,停10s);
2)静止模式:电动尾门控制系统上电,撑杆电机及锁电机不工作;
3)电阻负载输出模式:使用外接6Ω负载电阻进行恒定输出,替代撑杆电机及锁电机,锁电机输出端不输出;
4)不上电模式:电动尾门控制系统所有线束连接断开,把pin脚暴露出来。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电动尾门控制系统EMC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方法包括:电流计监控尾门开启/关闭电流、负载上指示灯用摄像头监控和上位机监控CAN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电动尾门控制系统EMC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等级判定分为四个等级:
等级1:锁电机驱动灯正常或微亮,推杆电机运行声音平稳,推杆指示灯正常或微亮,测试时负载电流变化小于测试前电流值的15%,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网络通讯正常无错误帧;
等级2:锁电机驱动灯异常闪烁,推杆电机运行异常,指示灯异常闪烁,测试时电流变化大于测试前电流值的15%,但试验后能自动恢复,试验过程中网络通讯出现中断或者有错误帧(大于2帧),干扰移除后能自动恢复正常;
等级3:锁电机驱动灯异常闪烁,推杆电机运行异常,指示灯异常闪烁,测试时电流异常变化大于测试前电流值的15%,试验后需要复位或手动复位恢复,试验过程中网络通讯中断,干扰移除后需要人为操作才能恢复正常;
等级4:锁电机驱动灯异常闪烁,推杆电机运行异常,指示灯异常闪烁,测试时电流异常变化大于测试前电流值的50%,试验后需要更换器件后恢复,试验过程中网络通讯中断,干扰移除后需要更换器件才能恢复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0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