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1360.X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任秀丽;李阳;张秀芝;房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阴县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36/855;A61K9/20;A61P17/00;A61P17/04;A61P29/00;A61K35/64;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504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热风 皮肤病 内服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荆芥50‑60、防风50‑60、牛蒡子25‑30、蝉蜕55‑60、薄荷25‑30、葛根25‑30、升麻25‑30、石膏50‑60、栀子25‑30、黄柏25‑30、苦参50‑60、地黄25‑30、赤芍25‑30、紫草25‑30、连翘25‑30、大青叶25‑30、白鲜皮20‑30、当归25‑30、黄芪55‑60、酒女贞子25‑30、甘草25‑30。本发明内服药物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见效快,治愈率高,副作用小,还不易复发,不产生耐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病多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此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所致,或表虚不固,风寒、风热外袭,客于肌表,致使营卫失调而致。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抗组胺药物、钙剂及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均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大,易出现嗜睡、乏力、头晕等,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应用;对于皮肤病西医治疗方法多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应用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且治标难治本。实践证明皮肤病是中医的优势病种,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我们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辩证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发明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药物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副作用小,不易复发之优点,并且不产生耐药性,是目前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重要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药物;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该内服药物的制备方法。该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药物具有祛风止痒、清热凉血、滋肤润燥功效,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见效快,治愈率高,副作用小,还不易复发,并且不产生耐药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荆芥50-60、防风50-60、牛蒡子25-30、蝉蜕55-60、薄荷25-30、葛根25-30、升麻25-30、石膏50-60、栀子25-30、黄柏25-30、苦参50-60、地黄25-30、赤芍25-30、紫草25-30、连翘25-30、大青叶25-30、白鲜皮20-30、当归25-30、黄芪55-60、酒女贞子25-30、甘草25-30。
本发明优化的各原料重量份数比为:荆芥60、防风60、牛蒡子30、蝉蜕55、薄荷25、葛根30、升麻30、石膏50、栀子30、黄柏30、苦参50、地黄25、赤芍25、紫草25、连翘30、大青叶30、白鲜皮30、当归30、黄芪55、酒女贞子25、甘草30。
所述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药物,其特征是:所述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药物为中药丸剂。
所述治疗血热风噪型皮肤病的内服中药丸剂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B、将步骤A配好的牛蒡子用清炒法炒制备用,将步骤A配好的酒女贞子用酒炙法蒸制备用;
C、将步骤A配好的石膏先煎半小时,后入步骤A配好的蝉蜕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将煎液浓缩至重量比的1/3-2/5得煎液浓缩液做粘合剂备用;
D、将步骤A配好的荆芥、防风、薄荷、葛根、升麻、栀子、黄柏、苦参、地黄、赤芍、紫草、连翘、大青叶、白鲜皮、当归、黄芪、甘草粉成细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粉备用;
E、将步骤C煎液浓缩液并加蒸馏水作粘合剂到入步骤D制备的混合药粉,起模打成水丸,干燥、过筛分装即得。
服用方法:一天三次,一次6克;5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饮食清淡,忌辛辣刺激之品,忌烟酒、浓茶、咖啡,避免情绪刺激,避免冷热刺激,禁过度洗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阴县中医医院,未经平阴县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13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流变阻尼下肢假肢
- 下一篇:一种高温正压烟道烟尘烟气的采样及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