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软下硬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1312.0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敏;董志超;罗伟;魏莱;陈涛;冯东阳;刘新利;夏磊;李圣伟;唐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项青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软下硬 地层 基坑 吊脚桩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软下硬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结构。它包括上半部分支护体系和下半部分支护体系;所述上半部分支护体系和下半部分支护体系以吊脚桩底部为分界线设置在基坑内;所述上半部分支护体系布置在基坑内壁上;所述下半部分支护体系布置在所述上半部分支护体系下端;所述上半部分支护体系包括吊脚桩和钢筋混凝土支撑;所述下半部分支护体系包括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本发明具有支护刚度大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上软下硬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上软下硬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结构。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上软下硬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尽量减小对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的干扰,一般采用垂直开挖的方式进行基坑施工。根据工程所处地层不同,常采用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工法桩等各种支护结构,需要结合经济、技术、工期、环境等情况综合判断。
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具有平面布置灵活、支护刚度较大、投资费用适中等特点,常用于内外水头差不高的深基坑工程中。
一般基坑中钻孔灌注桩的下部需深入基坑底部以下一定深度,以满足基坑抗倾覆和抗滑移等要求。若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处于上软下硬地层,且下部开挖位于坚硬岩层中,则坚硬岩层中的钻孔灌注桩成孔将较为困难,且成孔费用大幅度上升,为此需要考虑在满足基坑抗倾覆和抗滑移的基础上,缩短围护桩桩长的吊脚桩方案。
在城市范围内的基坑工程周边各类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复杂,在工程建设过程前,需结合具体情况对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进行调查,当外部环境探查清楚后,再进行基坑工程施工。
当基坑开挖深度较深或地质条件较差时,基坑支护体系常设置锚拉式或支撑式支挡结构。当基坑工程遇到周围地下管线或建(构)筑物距离较近,且埋深较深时,若采用锚索或锚杆锚拉式支挡结构,将受限于周边环境而无法布置;另外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考虑足够的基坑支护刚度,以便尽量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变形影响,因此锚索或锚杆锚拉式支挡结构受限于较小的支护刚度,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能力较弱。
因此,现亟需开发一种支护刚度大的结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上软下硬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结构,设置水平支护,且缩短桩长,不影响周边建构筑物,且刚度较大,可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和工程自身安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所述上软下硬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软下硬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部分支护体系和下半部分支护体系;
所述上半部分支护体系和下半部分支护体系以吊脚桩底部为分界线设置在基坑内;
所述上半部分支护体系布置在基坑上部;
所述下半部分支护体系布置在基坑下部、且位于所述上半部分支护体系下端;
所述上半部分支护体系包括吊脚桩和钢筋混凝土支撑;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固定在所述吊脚桩上;
所述下半部分支护体系包括锚杆和喷射混凝土;
所述锚杆固定在所述喷射混凝土和所述基坑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坑上端设有冠梁;
所述吊脚桩布置在所述基坑内壁上、且固定在所述冠梁下端;
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有多个;
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与所述吊脚桩之间设有腰梁;
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通过所述腰梁横向固定在所述吊脚桩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1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水准尺稳定架
- 下一篇:一种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及其采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