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桁架的组合踏板及其组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1296.5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应龙;吉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江中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12 | 分类号: | B66B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桁架 组合 踏板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桁架的组合踏板及其组合方法,属于人行道踏板技术领域,一种无需桁架的组合踏板,包括两个支撑柱和踏板顶板,支撑柱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斜杆,斜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板,固定杆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远离固定杆一端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定位槽,固定杆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支撑柱外壁上的连接块,连接块远离支撑柱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槽。可以实现去除了桁架,在保证踏板强度的同时,极大的优化了踏板对使用空间要求的限制,且踏板便于进行组合,单人即可完成组合、拆卸,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行道踏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需桁架的组合踏板及其组合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人行道是指带有循环运行(板式或带式)走道,用于水平或倾斜角度不大于12°运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自动人行道适用于车站、码头、商场、机场、展览馆和体育馆等人流集中的地方。出现于20世纪初。结构与自动扶梯相似,主要由活动路面和扶手两部分组成。通常,其活动路面在倾斜情况下也不形成阶梯状。
目前的人行道都是在桁架上使用链条将踏板固定沿着桁架方向运转,这样所需的空间要求比较高,在一些狭窄或空间要求有限制的地方,会导致人行道不便于进行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无需桁架的组合踏板及其组合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桁架的组合踏板及其组合方法,它可以实现去除了桁架,在保证踏板强度的同时,极大的优化了踏板对使用空间要求的限制,且踏板便于进行组合,单人即可完成组合、拆卸,省时省力。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需桁架的组合踏板,包括两个支撑柱和踏板顶板,所述支撑柱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板,所述固定杆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固定杆一端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杆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支撑柱外壁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支撑柱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卡槽。
所述支撑柱的顶端活动安装有顶端块,所述顶端块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底端内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
所述踏板顶板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防滑块,所述踏板顶板左右两端的内部均开设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连接槽相适配的调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且位于内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连接杆一侧的外壁与内置槽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板和支撑柱的底端相齐平,所述底部支撑板和支撑柱的材质均为高强度钢材,通过支撑柱和底部支撑板的设置,由高强度钢材制作而成的支撑柱和底部支撑板,替代了传统的桁架作为支撑,在保证踏板强度的同时,极大的优化了踏板对使用空间要求的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顶板底部外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槽滑动连接,通过定位块、定位槽、定位杆的设置,可在组合时,便于对踏板顶板进行定位,从而便于进行组合且提高了组合时的精准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端块的底部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支撑柱螺纹连接,通过顶端块的设置,可填补支撑柱和踏板顶板之间的间隙,防止支撑柱和踏板顶板间缝隙过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固定柱的一端与调节槽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螺纹槽、调节槽、固定柱、调节杆的设置,顶端块通过螺纹槽与支撑柱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杆转动顶端块即可完成顶端块的拆卸与安装,进而便于组合,提高了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江中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江中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1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