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0554.8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9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凯;周方园;李振江;胡永铸;刘博;李洁;张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63/685 | 分类号: | C08G63/685;C08G63/78;C08G63/83;C08G64/30;C08G64/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万婧 | 
| 地址: | 211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引发剂存在下,采用式I所示的方酰胺衍生物和式II所示的碱金属醇盐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环状酯单体开环聚合,得到聚酯类化合物:
所述的R1和R2选自H、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苯基、单取代或双取代苯基、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相同或不同结构;
所述的“单取代或双取代苯基”中的取代选自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1-5个碳原子的烷基、卤素基、三氟甲基中的取代基;
所述的M+为碱金属阳离子;
所述的R3选自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和R2选自苯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单取代或双取代苯基相同或不同结构;
所述的“单取代或双取代苯基”中的取代选自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1-5个碳原子的烷基、卤素基、三氟甲基中的取代基,所述的“双取代”为间位双取代;和/或
所述的M+选自Li+,Na+,K+;和/或
所述的R3选自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叔戊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方酰胺衍生物选自如下结构:
;
和/或
式II所示的碱金属醇盐选自甲醇锂、甲醇钾、甲醇钠、叔丁醇锂、叔丁醇钾或叔丁醇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酯单体选自如下结构:
其中,A、B为[—(CR4R5)—]n,n为0~10的整数,A和B相同或不同;
R4、R5选自H,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5个碳原子并被卤原子或羟基取代的烷基、卤素基中的相同或不同基团;
Z为氧或硫;
R1、R2选自H、羟基、卤素基、具有1~5个碳原子并被卤原子或羟基取代的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酯单体选自β-丙内酯、γ-丁内酯、δ-戊内酯、ε-己内酯、γ-氯-δ-戊内酯、大环十一内酯、氯代己内酯、乙交酯、D-丙交酯、L-丙交酯、溴代乙交酯、丁交酯、癸交酯、大环十交酯、三亚甲基碳酸酯、羟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卤代三亚甲基碳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苯甲醇、苯乙醇、苯丙醇、乙二醇、缩乙二醇或季戊四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或甲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20-200℃下,环状酯单体、引发剂醇、式I所示的方酰胺衍生物和式II所示的碱金属醇盐发生反应,之后加入良溶剂,之后在沉析溶剂中析出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良溶剂为二氯甲烷或甲苯或四氢呋喃或二氯乙烷或氯仿;和/或
所述的沉析溶剂为甲醇或乙醇或乙醚或正己烷或正戊烷;和/或
所述的式I所示的方酰胺衍生物和式II所示的碱金属醇盐的摩尔比为3:1~30:1;和/或
所述的式I所示的碱金属醇盐与环状酯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5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所示的碱金属醇盐与环状酯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0-1: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5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