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电路与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89391.1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0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盟;侯贻真;刘昌鑑;叶伏明;颜利丹;但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31/389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钮云涛 |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电路与检测方法。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器、电池组、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DCLink电容以及检测模块;控制器控制信号发生器输出交流电压信号,并分别采集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的第一电压信号以及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的第二电压信号;控制器还用于至少根据第一电压信号与第二电压信号,得到外侧电阻检测值,外侧电阻检测值为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的外侧绝缘电阻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的外侧绝缘电阻的并联值。本发明中,在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未闭合之前,便能提前预估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的外侧绝缘性能,避免在外侧绝缘性能出现故障时闭合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电路与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动力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电动汽车的继电器的两侧分别接地,在闭合继电器时会对电动汽车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以保证高压电的安全性。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对电动汽车的继电器的外侧绝缘阻值进行检测时,需要先闭合全部的继电器或者单边的继电器,存在人体触电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电路与检测方法,在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未闭合之前,便能提前预估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的外侧绝缘性能,避免在外侧绝缘性能出现故障时闭合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尽可能的减小了高压上电的触电风险;同时,便于及时发现检测电路的故障,避免电池组出现短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器、电池组、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DCLink电容以及检测模块;电池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通过DCLink电容连接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于参考电位端,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检测模块包括信号发生器、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容,信号发生器的第一端形成检测模块的第一端,信号发生器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形成检测模块的第二端;控制器连接于信号发生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信号发生器输出交流电压信号;控制器用于分别采集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的第一电压信号以及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的第二电压信号;控制器还用于至少根据第一电压信号与第二电压信号,得到外侧电阻检测值,外侧电阻检测值为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的外侧绝缘电阻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的外侧绝缘电阻的并联值。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电路的控制器,检测电路还包括电池组、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DCLink电容以及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包括信号发生器、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方法包括:控制信号发生器输出交流电压信号;分别采集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的第一电压信号以及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的第二电压信号;至少根据第一电压信号与第二电压信号,得到外侧电阻检测值,外侧电阻检测值为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的外侧绝缘电阻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的外侧绝缘电阻的并联值。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控制器能够控制信号发生器输出交流电压信号,并采集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的第一电压信号以及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的第二电压信号,再根据第一电压信号与第二电压信号,得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的外侧绝缘电阻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的外侧绝缘电阻的并联值,记作外侧电阻检测值,外侧电阻检测值,能够表征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的外侧绝缘性能的外侧电阻检测值;即,在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未闭合之前,便能提前预估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的外侧绝缘性能,避免在外侧绝缘性能出现故障时闭合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尽可能的减小了高压上电的触电风险;同时,便于及时发现检测电路的故障,避免电池组出现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9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