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8783.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0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卞燕;韩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燕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L2/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飞 |
地址: | 262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清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呼吸内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包括底盒,所述底盒内部底端安装消毒筒和储痰筒,消毒筒内部底端放置有消毒液,消毒液上端设有活性炭层,所述底盒顶端外侧通过外螺纹连接有盒盖,盒盖顶端下侧安装负压筒,负压筒内部安装负压板,负压板上端安装伸缩杆,伸缩杆上端穿过盒盖连接有驱动架,所述负压筒下端两侧分别安装排气管和吸气管,排气管中部安装排气单向阀,吸气管中部安装吸气单向阀。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在底盒内部安装消毒筒以及储痰筒,实现了对呼吸道内部的痰液的高效吸取排出,并且不会导致痰液内部所含有的病菌的外泄,大大增加了整个排痰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内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
背景技术
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是没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痰液,病人吐出的痰,相当于细菌的培养基,一口痰中会有成千上万的病菌,通过痰液可能传播的疾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有人随地吐痰,其他人都有吸入致病细菌染病的机会,有一些患者比较严重的情况导致痰吐不出来,危机人的生命安全。
呼吸道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痰液的潴留对机体带来危害,并促进呼吸道内微生物繁殖,滋生,导致疾病恶化,加重感染,同时痰液较多、粘稠时,会阻塞支气管,引起缺氧甚至肺不张,因此在痰液较多时需要借助清肺排痰装置,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对的一些吐不出来痰的患者,需要人工将患者体内将痰排出,排痰装置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将医用管伸入到患者的呼吸道,对痰进行稀释,再将痰带出,这种结构单一的医用管在解决患者的病患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0464627A)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叩背装置和雾化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驱动叩背装置往复运动的气动驱动机构;所述叩背装置包括高度可调的竖向支撑管、长度可调的水平支管、叩击头和弹簧,所述水平支管包括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第一水平管套设在第二水平管的外部且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叩击头固定在第二水平管的外端;所述气动驱动机构包括储气装置和气体供应装置,虽然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痰液的吸取排痰作用,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且无法有效的排出的痰液进行外界空气的隔离作用,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包括底盒,所述底盒内部底端安装消毒筒和储痰筒,消毒筒内部底端放置有消毒液,消毒液上端设有活性炭层,所述底盒顶端外侧通过外螺纹连接有盒盖,盒盖顶端下侧安装负压筒,负压筒内部安装负压板,负压板上端安装伸缩杆,伸缩杆上端穿过盒盖连接有驱动架,所述负压筒下端两侧分别安装排气管和吸气管,排气管中部安装排气单向阀,吸气管中部安装吸气单向阀,所述排气管设于消毒筒内部,吸气管设于储痰筒内部,所述储痰筒上端安装吸痰管,吸痰管末端安装吸痰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筒和储痰筒上端分别安装密封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筒左侧上端安装出气管,出气管中部安装开关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痰筒底端安装排痰管,排痰管中部安装开关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位于储痰筒上端的密封盖下端安装挡板,挡板位于吸气管和吸痰管顶端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架顶端安装固定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盖底端设有弧形块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盖顶端右侧设有与吸痰管相互配合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燕,未经卞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