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搭载扬声器的车身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88520.5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坂下直已;芳贺丈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搭载 扬声器 车身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搭载扬声器的车身结构。在车身(12)的衰减器安装部(41)上安装有使来自行驶轮(14、16)的振动衰减的振动衰减器(17)。另一方面,扬声器(60)具有箱体(62)和扬声器单元(66),其中,箱体(62)被配设在比衰减器安装部(41)靠车身(12)的行进方向后方的位置;扬声器单元(66)被设置在该箱体(62)上。其中的扬声器单元(66)位于比衰减器安装部(41)靠车身(12)的上下方向的下方的位置。据此,即使在购入汽车后,也能够选择用户喜欢的扬声器单元并易于进行安装,并且,能够实现音质的提高,即使在物体与车身后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充分缓和动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车身和扬声器的搭载有扬声器的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有时搭载有用于供乘员收听并欣赏的音响装置(所谓的汽车音响)。这种音响装置包括输出声音的扬声器。众所周知,扬声器具有箱体(所谓的外壳(Enclosure))和被设置于该箱体并包括线圈、磁铁、鼓纸(cone paper)等的扬声器单元(speaker unit)。
近来,为了提高音响性能而将输出重低音的低音扬声器与主扬声器组合来构成扬声器系统的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构成低音扬声器的箱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为了搭载低音扬声器而需要宽大的空间。因此,如果将低音扬声器配置在乘员室,则乘员室的空间变得狭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而将低音扬声器配设于比后部座椅靠后方的位置,例如配设于行李搭载空间(行李厢)。
低音扬声器的重量也比较大。因此,要求车身的安装低音扬声器的部位具有足够的支承刚性。
但是,汽车中的比后部座位靠后方的位置作为所谓的缓冲区发挥功能。因此,在将低音扬声器设置于行李厢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增大行李厢的支承刚性,其结果,缓冲区(crushable zone)的刚性变大。在这种状况下,存在当物体与车身后部发生碰撞时不易缓和(减少)由碰撞产生的动能的担忧。
基于该观点,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25916号提出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在客货两用车(wagon type)的车身的后车轮罩和后柱之间架设扬声器支架,将低音扬声器的扬声器单元支承在该扬声器支架上。
发明内容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25916号所记载的结构需要在行李厢的内壁上形成用于安装扬声器单元的开口。然而,由于销售人员或用户难以使这样的部位形成开口或安装扬声器单元,因此,制造者不得不进行这些作业。因此,在用户希望设置扬声器单元的情况下,该机会仅限于购入新车时。而且,在该情况下,也无法形成用于提高音质的低音反射端口(bass reflex port)。
另外,即使用户希望选定与自己的喜好相匹配的扬声器单元,但在该扬声器单元的直径与开口直径相比过小或过大的情况下,也难以安装在开口上。即,能够安装在开口上的扬声器单元仅限于其直径为与开口直径对应的大小的扬声器单元。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扬声器的车身结构,即使在购入汽车后也能够选择用户喜欢的扬声器单元并易于进行安装,而且还能够实现音质的提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扬声器的车身结构,即使在物体与车身后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缓和动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搭载扬声器的车身结构,包括构成汽车的车身和被安装于所述车身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具有衰减器安装部,该衰减器安装部安装使来自行驶轮(车轮)的振动衰减的振动衰减器(vibration damper:减振器),所述扬声器具有箱体和扬声器单元,其中,所述箱体被配设在比所述衰减器安装部靠车身行进方向后方的位置;所述扬声器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扬声器单元位于比所述衰减器安装部靠车身上下方向的下方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炉烟气超低排放治理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空气改质移动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