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支架及其法兰盘式节点连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88321.4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席宇;刘伟;张风亮;杨焜;马嘉文;毛冬旭;刘鹏宇;翟若昕;曹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7/04 | 分类号: | E04G17/04;E04G7/34;E04G7/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刘玲玲 |
| 地址: | 71008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支架 及其 法兰盘 节点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支架及其法兰盘式节点连接装置,钢管支架包括:立杆、水平杆、平面斜杆、立面斜杆和节点连接装置,节点连接装置由法兰盘插座、水平杆插头、平面斜杆插头、立面斜杆插头和插销组成,法兰盘插座又由上盘、下盘、连接杆、上盘斜肋头和下盘斜肋头组成。该钢管支架采用法兰盘式节点连接装置,该节点连接装置稳定牢固,节点转动刚度大,提供了水平杆对立杆的可靠侧向支承作用,增强了立杆稳定性,在正常受荷作用下插销一旦松动立即会自动下移锁紧,在异常受荷作用下当插销出现向上移动的情况时插座与插头的水平相对滑移会限制插销竖向移动实现节点自锁,保证架体的可靠性,排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及其节点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支架及其法兰盘式节点连接装置,属于钢管支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管支架是工程支模的一种竖向支承体系,常见的形式有扣件式、碗扣式、承插型盘扣式等。
在实际使用钢管支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钢管支架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
(1)扣件式钢管支架:在搭设过程中,受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的影响,容易出现节点紧固不达标的情况,进而造成架体可靠性差;架体配件易丢失;装拆效率低,难以适应高支模工程安全性及装拆空间可操作性的需求;
(2)碗扣式钢管支架:节点易损坏,并且无法提供斜杆连接,通常采用扣件式钢管混搭,导致难以保证架体可靠性;装拆效率低,难以适应高支模工程安全性及装拆空间可操作性的需求;
(3)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架体性能虽优于其他产品,但基于高支模工程建筑形体的复杂性,立杆间距多变造成平面斜杆搭设角度并不完全呈45°,该架体难以灵活实现平面斜杆的可靠连接,通常采用扣件式钢管混搭拉结,导致难以保证架体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好并且连接灵活的钢管支架及其法兰盘式节点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支架,包括:立杆、水平杆、平面斜杆和立面斜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点连接装置,前述节点连接装置由法兰盘插座、水平杆插头、平面斜杆插头、立面斜杆插头和插销组成,其中:
前述法兰盘插座由上盘、下盘、连接杆、上盘斜肋头和下盘斜肋头组成,其中,上盘和下盘均为环状圆盘且盘面上均开有沿八个方向均匀布置的槽孔,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盘和下盘固定连接,连接后上盘和下盘同轴且槽孔上下对称,上盘斜肋头和下盘斜肋头分别设置在上盘的顶面和下盘的底面,每个槽孔对应一个上盘斜肋头或下盘斜肋头,上盘斜肋头和下盘斜肋头均具有开口孔,开口孔与槽孔上下贯通;
前述水平杆插头仅具有插座连接部,前述平面斜杆插头和立面斜杆插头均由插座连接部和斜杆连接部组成,其中,插座连接部由呈槽形的外壁和呈“V”形的内加强板焊接而成,外壁的上下宽度与上盘和下盘之间的净高契合,外壁和内加强板上开有上下贯通的插销安装孔,水平杆直接焊接在槽形外壁的背面;斜杆连接部呈槽形,平面斜杆插头的斜杆连接部与插座连接部平行的背贴背焊接在一起,立面斜杆插头的斜杆连接部与插座连接部正交的背贴背焊接在一起,平面斜杆插头和立面斜杆插头均通过斜杆连接部并借助连接销以可转动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平面斜杆和立面斜杆的端部;
前述插销呈楔形,窄头朝下从上至下同时穿过法兰盘插座和各插头。
前述的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立杆、水平杆、平面斜杆和立面斜杆均为镀锌圆钢管。
前述的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上盘斜肋头上的开口孔、下盘斜肋头上的开口孔以及上盘和下盘上的槽孔的宽度不同并且与插销的厚度以及限位铆钉的长度有关系,前述限位铆钉垂直贯穿插销并焊接在插销的上部和下部,其中,上盘斜肋头上的开口孔的宽度与插销的厚度一致,上盘和下盘上的槽孔以及下盘斜肋头上的开口孔三者宽度相同且均大于位于插销下部的限位铆钉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3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三极断漏电保护插头电路
- 下一篇:平单轴联动式减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