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介入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88102.6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余丽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椒江路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34;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介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前后对称位置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设有集管盒,所述集管盒下侧开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下侧移动连接有第一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设有主动导向装置,所述底座左侧设有移动装置,本发明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技术,通过操控板控制导管主动导向和移动,将第一外导管深入症结所在,一点点吸除症结病灶组织,通过导管运至集污罐中,本治疗方式,对比传统药物治疗和搭桥手术治疗,该治疗方式在治疗时无需大面积开创,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少而且康复时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创导管领域,具体为一种血管介入机。
背景技术
药物治疗和开创手术治疗,是目前主流手术治疗方式,药物治疗通过一种或多种药物组合,经历数个治疗周期方可治愈,该方式适和轻微疾病症状,开创手术治疗需大面积开创,需长时间高负荷高精度操刀,患者接受治疗后存有并发症而且康复时间长。
现有介入治疗新兴技术,介入治疗采用微创导管,将特制的导管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但推出时间短,且功能单一,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介入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污罐,所述集污罐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集污罐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用于储存有从患者病灶处吸出的病灶组织,所述集污罐右侧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阀,所述底座上端面前后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操控板,所述操控板上设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血管介入机执行动作命令,所述操控板下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集管盒、第一凸块和PCB板,所述集管盒下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下侧设有第一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中上下抽拉,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设有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外导管前进方向的主动导向装置,所述集管盒右侧开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与所述第二外导管在集管盒中相接,所述第一凸块内设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PCB板从上至下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二外导管右端面和电源,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所述操控板控制终端信号传输至PCB板中,所述第二外导管内设有内导管,所述PCB板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一通孔使得所述内导管与所述第三导管相连,所述第三导管右端固定安装有吸液泵,所述吸液泵右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右端与所述进液口相接,所述底座左侧设有控制第一外导管左右移动的移动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主动导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导管上下两侧位置靠左侧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前后侧壁内转动连接有弧板,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空腔内侧的所述第一外导管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电磁伸缩装置,所述电磁伸缩装置通过开关电磁磁性,使得第一外导管向某一方向弯曲,所述第三空腔外侧位置设置有环形生理盐水腔,所述环形生理盐水腔内固定安装有橡胶薄膜,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面固定安装有弧形头,所述弧形头内部的上下对称位置设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转动连接有刺轮,所述第一外导管内侧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右侧的所述第一外导管内固定安装有内导管,所述内导管为所述病灶组织的运输通道,所述轴承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台,所述转台内侧左右贯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尖刺,所述尖刺固定安装在转台中心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导管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块顶部中的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中用于储存有生理盐水,所述生理盐水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下端固定连接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下侧设有使得第二外导管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外导管内设有与注射管连通的环形生理盐水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椒江路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椒江路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
- 下一篇:纠偏装置、纠偏系统及纠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