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太阳能遮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88097.9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6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B60R16/033;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06 江苏省盐城市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太阳能 遮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汽车用太阳能遮挡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安装于汽车顶端,所述机体内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左右侧连通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交叉设置的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二转杆上端铰接有升降块,本发明在遮阳板上安装有太阳能板,可在使用遮阳板时通过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用于装置内电机的供电及汽车内供电,且遮阳板设置于汽车顶部,不仅光照效果好,增加电能的转化率,且通过调节装置可带动遮阳板前后摆动,用于遮挡不同的区域,包括汽车前玻璃处与后玻璃处,其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不使用时,能够收缩放置,不占据汽车内部空间,使用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太阳能遮挡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遮阳板按位置可分为前档、侧挡和后档三种,对于前档遮阳板一般采用铝箔或无纺布,在天气炎热时,将铝箔放置于前挡风玻璃上,铝箔向外,确保反射阳光,遮阳板通过吸盘吸附于玻璃上避免其掉落,由于前档遮阳板仅在停车后使用,无法固定安装于车内,使用时,需要手动将遮阳铝箔吸附于玻璃上,且铝箔质轻,硬度低,玻璃边角的地方无法完全吸附于玻璃上遮挡阳光,其次,前侧与后侧的挡风玻璃的遮阳时需要多次安装与拆卸,造成遮阳板使用的操作困难且不不便于存放。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传统的遮阳板使用的操作困难且不不便于存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汽车用太阳能遮挡装置,本例的一种汽车用太阳能遮挡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安装于汽车顶端,所述机体内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左右侧连通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交叉设置的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二转杆上端铰接有升降块,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二转杆转动可带动所述升降块升降,左右的所述升降块之间转动设有转动轴,左右的所述转动轴之间花键连接,所述转动轴上滑动设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下端面固定的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遮阳板下降至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右侧的所述转动轴上固设有扭簧用以所述转动轴转动复位,左侧的所述转动轴上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下端与所述滑动杆固连,则所述遮阳板上升至将所述牵引绳张紧后,随着所述遮阳板的持续上升,在所述牵引绳作用下使得所述遮阳板发生翻转,则更换所述遮阳板与所述太阳能板的位置,便于不同天气的使用,所述收容腔下侧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工作带动左右的所述滑动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且所述滑动杆发生翻转,将所述遮阳板转动至汽车前窗或后窗处用以遮阳。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的所述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内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转动设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上螺纹安装有前后对称的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与同侧的所述第一转杆及所述第二转杆下端分别铰接,所述第一转杆内设有左右贯穿的贯穿槽,所述第二转杆内设有开口朝向远离所述收容腔一侧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滑动设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远离所述收容腔的一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贯穿槽内的固定块,所述导滑块与所述导滑槽之间固设有伸缩弹簧。
可优选地,所述移动槽前侧连通设有传动腔,所述滚珠丝杠前端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固设有第一锥齿轮,左右的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处固设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内花键连接有花键轴,左右的所述花键轴之间动力连接有驱动电机。
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左右端动力安装有花键杆,所述动力电机左右侧对称设有两个伸缩滑槽,所述伸缩滑槽内滑动设有伸缩滑块,所述伸缩滑块与所述花键杆螺纹配合,所述伸缩滑槽与所述滑动槽之间连通设有转动槽,所述伸缩滑块远离所述动力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转动槽后与所述滑动杆固连。
可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动力电机均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则由所述太阳能板发电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0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谐振片固定结构
- 下一篇:充电式端子压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