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应用物理隔离的加密SIM卡实现装置,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7986.3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0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沈鑫;李文;牛余晓;朱启超;孙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中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孚泰和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71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曹媛媛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物理 隔离 加密 sim 实现 装置 方法 终端 | ||
1.一种多应用物理隔离的加密SIM卡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SIM芯片,通信接口,通信总线以及密码安全芯片;
密码安全芯片内部配置有扩展密码应用加解密所需密钥以及用户身份认证信息;
SIM芯片通过通信总线与密码安全芯片通信连接;
SIM芯片通过通信接口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交互数据信息,并将标准SIM应用数据信息储存到内置的存储器中;SIM芯片接收到属于扩展密码应用数据,如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或者文件加解密信息时,将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或者文件加解密信息发送至密码安全芯片处理,密码安全芯片处理后通过SIM芯片转发给外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SIM芯片通过BUS1数据总线与密码安全芯片通信连接;
BUS1采用SPI、或IIC、或UART、或GPIO通信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信接口采用7816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SIM卡采用Mini-SIM/2FF卡、Micro-SIM/3FF卡、Nano-SIM/4FF卡、嵌入式SE模块。
5.一种多应用物理隔离的加密SIM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SIM芯片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数据信息;
判断信息中是否需要验证用户身份信息;
如需要验证用户身份信息,将验证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密码安全芯片;
密码安全芯片对验证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处理后,反馈给SIM芯片再进行后续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
SIM芯片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数据信息;
判断信息中是否需要解密数据信息;
如需要解密数据信息,将解密数据信息发送至密码安全芯片;
密码安全芯片对解密数据信息进行解密还原数据信息,反馈给SIM芯片再进行后续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
SIM芯片接收用户身份信息获取指令;
SIM芯片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获取指令传输给密码安全芯片;
密码安全芯片通过SIM芯片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获取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
SIM芯片通过通信接口接收密钥修改信息;
将所述密钥修改信息传输给密码安全芯片;
密码安全芯片判断密钥修改信息中所附带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验证通过后,密码安全芯片更新当前储存的密钥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
SIM芯片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数据获取指令;
密码安全芯片对待获取的数据基于密钥信息以及预设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加密后,SIM芯片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至接收方。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应用物理隔离的加密SIM卡实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中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孚泰和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中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孚泰和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79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