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6670.2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夏威;吴宗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楼诚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8/06;C04B2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解决了因混凝土整体的抗压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和弯拉强度并不能全方位得到提高,只会单一性能较为突出,进而导致其整体应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其中,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900‑950份;硅灰75‑85份;硅砂1100‑1300份;钢纤维230‑250份;水170‑190份;减水剂18‑24份。本发明中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优异的抗压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和弯拉强度,整体性能较为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UHPC,也称作活性粉末混凝土,是过去三十年中最具创新性的水泥基工程材料,实现工程材料性能的大跨越。UHPC堪称耐久性最好的工程材料,适当配筋的UHPC力学性能接近钢结构,同时UHPC具有优良的耐磨、抗爆性能。因此,UHPC特别适合用于大跨径桥梁、抗爆结构(军事工程、银行金库等)和薄壁结构,以及用在高磨蚀、高腐蚀环境。
在公开号为CN10663079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高性能混凝土,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泥120-140份、碎石500-600份、河砂150-180份、粉煤灰50-60份、硅砂30-50份、氮化钛粉10-15份、石灰石粉50-60份、氮化硼纤维10-15份、氧化铝纤维10-15份、氯乙烯-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纤维20-25份、羟丙基淀粉醚10-15份、减水剂5-8份、钢纤维5-10份、纳米氧化镁5-10份、纳米硫酸钡10-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5份、硬脂酸锌3-6份、硼酸2-5份、三聚磷酸钠3-7份、水100-120份。
上述申请文件中,够效改善普通混凝土毛细孔结构,堵塞混凝土内部毛细孔通道,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防水功能,而高性能混凝土因使用较多限位组分进行混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自身的结构强度,但因纤维填充效果仅仅局限于各原料的结合处,且多与各组分原料间的界面结合强度较差,导致混凝土整体的抗压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和弯拉强度并不能全方位得到提高,只会单一性能较为突出,进而导致其整体应用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具有良好优异的抗压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和弯拉强度,整体性能较为优异。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水泥 900-950份;
硅灰 75-85份;
硅砂 1100-1300份;
钢纤维 230-250份;
水 170-190份;
减水剂 18-24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砂是以石英为主要矿物成分、粒径在0.020mm-3.350mm的耐火颗粒物,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硅灰能够填充水泥颗粒间的孔隙,同时与水化产物生成凝胶体,与碱性材料氧化镁反应生成凝胶体,进而够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密度和强度、降低混凝土的磨损率、并增强混凝土的抗侵蚀性;钢纤维与其他各组分原料之间具有良好的截面粘结性能,可提高混凝土整体的抗拉、抗弯强度,并大幅度地提高其韧性和抗冲击强度。同时,本发明申请中的各组分原料以最佳比例形成最紧密堆积,使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类金属特性,且仅以0.18左右的水胶比,配制出标养28天强度120MPa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具有良好优异的抗压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和弯拉强度,整体性能较为优异。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硅灰选择的粒径为100-200nm;所述硅砂选择的粒径为0.1-0.6mm;所述钢纤维选择的直径为0.2-0.3mm,纤维长度为3-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楼诚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楼诚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