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充液液力偶合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86604.5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灿;刘建强;黎尚烽;欧子涛;谢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兴液力传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41/04 | 分类号: | F16H41/04;F16H41/24;F16H41/28;F16H41/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黄培智 |
| 地址: | 51066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充液液 力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充液液力偶合器,包括充注有工作液的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液力偶合器,所述的液力偶合器包括输出轴、外壳、涡轮、泵轮、输入轴和进油盘;泵轮固定安装在输入轴上,外壳与泵轮的边缘固定对接形成安装腔,涡轮置于安装腔内并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且泵轮和涡轮对称布置,组成工作腔;进油盘固定安装在泵轮上,并在二者之间形成与壳体内部空间相通的进油腔,泵轮上设置有多个与进油腔相通的进油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可适合在密封和负压环境下使用,实现电机、液力传动与工作机一体化,简化传动结构,改善电机的起动能力和带载起动能力,过载保护,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力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充液液力偶合器。
背景技术
液力偶合器以液体为传动介质,通过泵轮旋转运动带动工作腔内液体螺旋运动,液体螺旋运动推动相向的涡轮旋转运动,释放能量后的液体又流向泵轮,液体重新加速进行螺旋运动,如此不断循环,实现动力的传递。
目前,液力偶合器有固定充液和可变充液两种。固定充液的液力偶合器是根据工作转速和传递功率确定往液力偶合器腔内充入液体量,其性能与产品结构和充液量有关,其产品必须有高温排液或停机的结构或控制,这类产品一般称为限矩型液力偶合器(普通型液力偶合器)。可变充液的液力偶合器是往正在旋转的液力偶合器腔内充进液体,并通过控制腔内液体量来实现与工况相适应的动力传递,其性能与产品结构和腔内液体量有关,其产品必须配强制冷却装置和有高温报警或停机的结构或控制,这类产品一般称为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现有的可变充液液力偶合器结构复杂,产品的可靠性和运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自身的旋转运动进行充液的自动充液液力偶合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充液液力偶合器,包括充注有工作液的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液力偶合器,所述的液力偶合器包括输出轴、外壳、涡轮、泵轮、输入轴和进油盘;泵轮固定安装在输入轴上,外壳与泵轮的边缘固定对接形成安装腔,涡轮置于安装腔内并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且泵轮和涡轮对称布置,组成工作腔;进油盘固定安装在泵轮上,并在二者之间形成与壳体内部空间相通的进油腔,泵轮上设置有多个与进油腔相通的进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涡轮和泵轮分别设置有30~40片径向分布的叶片,且两者叶片数量相差2~3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涡轮和泵轮的端面间隙为2~4mm。
进一步地,进油孔的数量为4~8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冷却工作液的散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出轴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内的工作液浸到液力偶合器最大外径的3/10~2/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与泵轮对接面设置有O型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可适合在密封和负压环境下使用,产品在低负荷起动设备上应用,取代弹性联轴器,实现电机、液力传动与工作机一体化,简化传动结构,改善电机的起动能力和带载起动能力,过载保护,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兴液力传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兴液力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装置的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灭菌纸包装袋生产的涂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