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猪场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6585.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任嬿;张峰;徐丽亚;陈小攀;周梦莹;陈晶晶;黄瀚坤;易佳琳;胡雨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猪场 废水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猪场废水的处理工艺,它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养猪废水先经过固液分离装置;(2)固液分离装置出水进入调节池;(3)调节池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4)混凝沉淀池出水进入厌氧池;(5)厌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6)好氧池出水进入FSMBR装置;(7)FSMBR装置出水进入分子膜装置;(8)分子膜装置出水进入消毒池。本发明处理工艺中将无机平板膜代替传统MBR膜的FSMBR技术与分子膜处理技术相结合用于养猪场废水处理,使得MBR膜污染问题有效改善的同时,将处理后的废水出水可回用,减少养猪废水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养猪场废水的处理工艺吗,它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养殖业朝着集约化和工厂化的方向发展。在养殖业中,养猪业占有很大的比重,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增加,养猪场废水排放量占畜禽养殖场废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水体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养猪废水不仅排放量巨大,而且具有悬浮物多、有机物和氨氮浓度高、臭味大而且富含某些重金属等污染特性,同时具有水质复杂、排放点分散、难收集处理等特点。养猪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高,其中 BOD 高达2000-8000 mg/L,COD 高达5000- 20000 mg/L,氨氮高达800-1500mg/L,还具有抗生素和病原体残留等特点。未得到妥善处理便直接排放的养猪废水进入外界环境后,对土壤、水体、大气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背景下,积极寻求一条既经济又环保的养猪废水处理工艺是养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目前,规模化养猪废水处理模式主要有三种:还田模式、自然处理模式和工业化处理模式。其中,工业处理模式因人为控制操作条件,处理能力及效果可控,对养猪场的废水处理更为实用,是当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养猪废水处理模式。目前,运用最多的工业处理模式有厌氧好氧工艺法和MBR法。常规厌氧好氧工艺法能满足出水COD的达标,但是占地面积大,出水氨氮超标,其他水质指标不稳定,且出水无法回收利用。MBR法处理效果好,污泥产量少,但单独处理效果无法稳定满足排放标准,且传统MBR膜污染问题严重,导致膜组件频繁清洗更换、使用寿命降低。针对现有处理技术的不足,寻求更加高效稳定的养猪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合理利用,才是治理养殖业污染的最佳途径。
公开日为2016年08月10日,公开号为CN105836969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养猪场废水经管道收集,进入格栅池,去除粪类物料后的废水进入水质调节装置,除磷、均匀水质、初步水解酸化;厌氧处理:经过所述水质调节装置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处理,再进入水解酸化池,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机物;好氧处理:所述水解酸化池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好氧处理;深度处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深度降解设备,采用好氧颗粒污泥进行深度处理。虽然该处理方法,易于实施,但是占地面积大,水质指标不稳定,且出水无法回收利用。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因此,提供一种工艺合理,环保节能,废水出水可回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合理,有效改善MBR膜污染,环保节能,废水出水可回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无机平板膜代替传统MBR膜的FSMBR技术与分子膜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