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用FRTP罩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86322.5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罗会亮;李后春;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菲扬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1/10 | 分类号: | C08L71/10;C08L81/06;C08L49/00;C08L61/02;C08L97/02;C08L77/10;C08L83/04;C08K13/02;C08K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桃花工业***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frtp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用FRTP罩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风力发电罩体材料技术领域,其按照以下步骤:步骤1:称料;步骤2:纤维改性处理;步骤3:混料;步骤4:浸渍连续纤维。本发明的FRTP罩体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大大改善了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以及环境适应性能,应用性显著提升,原料间的协同作用使其在强度、韧性、弹性、耐老化性、屏蔽性、隔音性等方面上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罩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用FRTP罩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风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研究的重点。风能的利用形式中,风力发电技术最成熟、最具商业化开发前景。大规模利用风力发电也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很好的环保效益。罩体是风力发电机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防护部件,随着近年来风力发电技术发展,风力发电设备应用更加广泛,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也带来了维护方面上的巨大挑战,另外加上风力发电设备长期处于暴晒、风雪、雷雨等的恶劣的野外环境中,使其易发生多种机械(结构振动变形开裂等)或电气故障问题,因此,风力发电设备所用的罩体材料在将来的应用中需要达到高强、耐老化等多方面性能要求,这使得新材料的发展变得尤为迫切。
已知的技术是,风机罩体材料普遍采用的是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环氧)树脂,其中,罩体制造时玻璃纤维会被吸入呼吸道,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且在201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公布将玻璃纤维列入致癌物清单中,另外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脂一般都添加了苯乙烯作为稀释剂,苯乙烯容易挥发,人体长期吸入苯乙烯会导致生殖系统病变,上述物质的存在都会对环境和工作人员产生极大的危害。同时,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等材料均具有不可再生利用的缺点,因此,需要改善。
公开号为CN108690330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设备专用轻质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数计,将80~100份环氧乙烯基树脂,8~10份固化剂,20~30份改性玻璃微珠,10~20份改性短切中空碳纤维,10~20份中空聚合物微球,3~5份干性油,2~3份稀土,3~5份低熔点合金置于混料机中,于转速为200~3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60min,得混合浆料,接着向模具表面喷洒甲基硅油,随后将混合浆料注入模具中,于温度为150~165℃条件下,加热固化,待混合浆料完全固化后,脱模即得。该种复合材料具有力学强度较差,拉伸强度低于70MPa,冲击强度低于30KJ/m2,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没有哪一种材料是完美的,不完美所以才有进步的空间。未来,在众多研发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有更多新材料涌现,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也一定会发挥其更大的作用。科技推动社会发展,而材料则改变这个世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用FRTP罩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种方法制得的FRTP罩体材料综合性能优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风力发电用FRTP罩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料:酚酞侧基聚醚酮47-61份、双酚A型聚砜20-35份、聚芳基乙炔基16-26份、糠酮醛树脂8-18份、水化硅酸钙2-10份、凯芙拉纤维20-30份、毛竹纤维25-35份、坡缕石粉末5-12份、笼型聚倍半硅氧烷1.5-4份、偶联剂1-3份、相容剂1-2份、抗氧剂0.3-1份;
步骤2:取凯芙拉纤维均分短切至15-35μm、45-65μm、70-90μm混匀得纤维组份A,取毛竹纤维均分短切至10-30μm、45-65μm、80-100μm混匀得纤维组份B,并对其进行表面溅射放电处理,溅射电压为300-450V,气压为3-5mTorr,电流密度为15-35mA/cm,完毕后混匀纤维组份A和纤维组份B得纤维组份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菲扬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菲扬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3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